职场风雨飘 - 四、站队(1)
作者:焚书煮月 浏览量:159214 次 章节数量:101 章 2011/5/14 13:35:00
民营企业的老板总是特别迷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职业经理人,认为那些人见过大场面,是真正的人才。而当一个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然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或是试图多元化发展,或是寻找上市融资。而老板这时候,对自己企业培养的干部往往不屑一顾,认为外来和尚会念经,会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似的空降兵人物身上,他们不停地通过猎头公司来寻找这个救世主。
我们的老板也不例外。在我进入公司第二年的时候,老板经过多方考察以及自己的亲自审核,通过知名的猎头公司,从北京外聘来一名高手,此人具有MBA和计算机的双重硕士学历,而最终吸引老板的是此人做过许多民营企业的总裁,担任多家民营企业的战略发展顾问。这样一个人物,正是老板梦寐以求的。而事实证明,这个人确实是一个高手中的高手,他为我们集团做出了辉煌的成绩,只是,在他离开公司之后,一批他的追随者们却再没有了他的风光,惨淡出局。从个人角度来讲,我非常认可这个人的才华,这个人是林总。
林总来到公司的时候,关于对林总的任命文件,董事长整整思索了好几天。
最终老板给出了“常务副总经理,分管经营”的职位和职责。这个职位仅次于强总。但是,他的薪水比强总要高一倍还多。因此,明眼人都知道,林总此时担任副职,只是因为他暂时对我们这个行业不熟悉而已,一旦等到林总熟悉了这个企业之后,他一定会取代强总。
和所有的空降兵一样,林总来到公司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或培植起自己的力量。他深深地知道,没有一批追随自己的人,在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企业,自己孤家寡人一个,难成气候,因此,林总采用了对内对外两条路子,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
在外面,林总把自己在北京的好朋友介绍给了老板认识。林总的好朋友是做企划出身的,尤其擅长品牌活动策划,而我们集团,恰巧也需要进行品牌扩张,林总建议老板将他的朋友聘请为企划总监。老板没有犹豫,立即同意了,这个新来的企划总监叫“洪总”。
在洪总就位之后,林总开始在企业内部培植自己的力量并建立自己的威信。
他的手段很有意思,上任第一件事情是公开和强总对着干,不执行强总的思路,自己另起山头。
那是一次研究关于内部采购部门考核的事情。为了让采购部门能够向出版社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措施,董事长提出来要考核采购部门争取出版社返利金额的指标。这项考核指标实际上最终是促进和出版社建立良好的关系。这里面有一个弊端,也就是说,考核返利作为指标,那么采购部门为了完成返利指标,势必会在洽谈价格上有所保留,压价太低,则返利指标完不成。当时,这个考核指标也被强总质疑过,但是董事长并没有多做任何解释,只是让强总来推行这个考核。
林总刚上任,见到这个考核指标之后,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强总一直说这是董事长的意思,林总依然不同意,就这样和强总耗上了。林总要求采购部门,没有返利也无所谓,要求他们照死的砍价,砍不下来,就以我们会在自己的一千多家连锁网络内封杀对方的产品为要挟。
音像行业的采购不同于普通行业采购。普通行业的采购属于买方市场。我是采购方,我可以多找几个供应商,谁的同类产品价格低我就买谁的。而音像行业,属于卖方市场。一个影片或CD,版权归属只有一个出版社拥有,别家出版社至少在短时间没有发行资格。因此,这样的一种情况就造成了我们公司和出版社之间的博弈:从出版社角度看,我们是全国最大的销售商,销售实力NO.1,放弃我们就等于失去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要求他们必须要供给我们全国最低价,此价格且只能保证我们独家拥有,这样,出版社的利润又会非常的低;站在我们企业的角度考虑,如果我们拿不到最低的价格,我们非常容易造成库存积压,而音像产品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产品,它的生命周期很短,举个例子来说:《泰坦尼克号》这个大片,只是一阵流行就过去了,错过流行时期,产品的积压让人无可奈何,打折也卖不出去。这样的情况决定,我们只能把价格压到最低,才能保证自身的利润,而有些出版社也要核算自身的利益,所以也会出现在我们网络内没有销售人家的产品的情况。这样一来,消费者会认为我们商品品种不全,给我们的品牌和服务带来副作用。
出自:http://www.yewu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