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策划人不能忽视的"漏洞管理"

2016/5/3 20:54: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如今从事策划工作的人已经经纬分明地分为了两类:一类只"策"不"划",想法多,方法少,以营销顾问公司里的策划为代表;一类只"划"不"策",方法多,想法少,以企业策划部的策划为代表。

  

如今从事策划工作的人已经经纬分明地分为了两类:一类只“策”不“划”,想法多,方法少,以营销顾问公司里的策划为代表;一类只“划”不“策”,方法多,想法少,以企业策划部的策划为代表。其实两类人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漏洞管理”上。

  我们不妨拿这两天政府出台的房地产救市方案为案例:

  该方案规定:“金融机构对客户的贷款利率、首付款比例,应根据借款人是首次购房或非首次购房、自住房或非自住房、套型建筑面积等是否系普通住房,以及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等风险因素在下限以上区别确定。”

  同时还规定:“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贷款需求,金融机构可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上按优惠条件给予支持;对非自住房、非普通住房的贷款条件,金融机构适当予以提高。”

  请问:

  1、首次购房与非首次购房、自住房与非自住房如何区别?何谓“区别确定”?

  2、“适当予以提高”中的“适当”是多少?何谓适当?

  3、金融机构不区分自住与非自住,对于非自住的贷款条件不“适当予以提高”怎么办?有监督、处理办法吗?

  千万不要说这些问题属于“多虑”,其实这些问题都真实存在。

  因此这个方案可以说是含糊不清、漏洞百出,基本反映了出只“策”不“划”的特点。但这些漏洞到底是无意留的还是故意留的我们就不去讨论了,接着说我们策划人自己的问题。

  经常在讨论方案时听到这样的话:“哦,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到。”或者“啊,需要这么详细呀!”在这里再举一个真实案例:

  某公司总部给老客户下发短信,顾客凭短信到该公司的销售终端可以获得优惠政策。公司刚开始规定:“为体现本优惠活动的价值并达到回馈老客户的目的,没有短信的顾客不得享受本优惠政策,违者重罚。”这是企业策划的一贯风格“既要讲道理又要讲处罚”,砌了一道风雨不透的“墙”。

  然后就会有人反映:“有时因信号故障等问题,可能有老顾客收不到短信啊。”

  开始“打洞”了……

  总部回应:“收不到短信的请拨打总部客服热线,查明属实可优惠。”开始动摇。

  有人还不甘心,继续打洞:“有时总部客服热线占线啊。”

  总部无奈,回应到:“在顾客确实无法收到短信并且总部客服热线也无法接通的极端情况下,店面可进行优惠。”

  注意了!漏洞出现了!

  喜欢钻洞的人马上心领神会。结果是:总部下发一万条优惠短信,后来在销售系统数据中发现在不同终端享受该优惠的人数多达一万四千人。成本失控,回馈老客户的目的也没有实现,还造成老客户抱怨“原来谁都能优惠啊!骗人的。”

  这个案例基本反映了“漏洞管理”的复杂性及“漏洞”的威力。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做策划的一定要思维缜密,并且能够坚持原则。逻辑思维混乱或者做事没有主见的人建议不要涉足策划,因为你不善于“漏洞管理”再好的思路也出不来效果。

  就大环境而言,中国人原本是不屑于“钻洞”的,晏子说:“出使狗国才走狗洞呢。”对于这种人,即时有漏洞他们也不会钻。但今非昔比,现在是个没有是非标准和道德底线的年代,“打洞”、“钻洞”行为无处不在,砌墙人与打洞人长期博弈。

  策划工作说白了就是让目前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按照自己设定的程序发生,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策划人需要“砌墙”,通过“墙”来规范预定程序,规范参与活动的人走正道。如果你砌的墙四处是洞,参与者可以随处乱钻,最后的结果绝对不是你想要的。

  提醒所有策划人重视“漏洞管理”,不要拿出来的方案像前面提到那个官样文件一样,漏洞百出,让人笑话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中国企业家面临的10大新挑战

下一篇:营销必知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