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民主决策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界倡导和盛行的企业决策方式。所谓民主决策,就是在做出决策前,广泛征求各层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把握企业发展形势和决策利弊对比提供帮助,从而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科学的决策。民主决策是针对家长作风而提出的,是为了杜绝企业管理者独断专行,消除“一言堂”。
分析决策的要素之前,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决策。对于决策,《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决策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目标即选择最佳的目标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从决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决策的本质是从多个目标和方案中,选择最佳的过程。因此决策首先就要提供多个方案并从中择优,从这个角度来说,决策就应该实行民主,积极征求大家的意见肯定有助于丰富行动方案,深究最优途径。
民主决策的关键词是“集思广义”,也就是要广开言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当前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民主决策往往只注重了民主,而把决策的本质淡化了,这就会陷入两种误区,第一种误区是重民主不重效率。一条决策议而不决,反反复复,迟迟不能出台,更有甚者会将决策束之高阁,不了了之。第二种误区就是折衷主义。这是片面理解“中庸之道”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在决策形成截然不同的两派意见时,企业最高管理者一时也难下定论,往往采取折衷主义,要么是“各打五十大板”,要么是“二一添作五”,对两派意见进行简单化的平衡,严重影响到了决策的严肃性。
民主决策还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责任意识不强、个人利益纠葛,或者是阅历、能力不足的因素,导致有些企业员工在民主决策会议上盲目“跟风”,附合领导者或夸夸其谈者的意见,导致意见流于形式,缺乏建设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领导者在召开民主决策会议时,就要让与会人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尽量地去引发深入讨论的热潮,去触及事物的本质,引发建设性的建议,做出一针见血的解释。鉴于最高管理者的权威性,企业老板则应该耐心听完每位成员的意见,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判、统筹把握,大胆进行拍板、果断作出决策。这就要求企业最高管理者要营造一个人人想说真话、人人敢说实话的氛围,因为如果员工有所顾虑,不敢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只是部分地甚至是唯心地发表看法,往往会迷惑领导者的决策行为,对于做出正肪霾呔哂屑蟮奈:π浴?/DIV>
由于决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慎重地对待企业决策,但也不能因为慎重而忽视了决策的时效性,一味地求稳求全。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影响企业发展的要素瞬息万变,一夜之间冒出一个产业、产生一个能够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人物已成为可能(其实也已经得到证验)。在这样的一个发展环境中,如果按部就班、反反复复酝酿,就会严重影响到决策的时效性,等决策产生时,环境早已改变,市场机遇也已丧失,正确的决策也往往变成了不合时宜的、甚至是错误的决策。事实上几乎没有百分之百行得通的决策,因此有人提出“只要有51%的把握,就要大胆决策”。
企业最高管理者处在企业权力链的中心,对企业的影响最大;也在企业中站得最高,一般来说,无论是经验还是眼界,都会比其他人员明显高出一筹。同时,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责任和压力也最重,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老板,企业的发展更是自身利益的直接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作风往往也是不经意间形成的。在决策方面,家长作风往往表现为企业最globrand.com高管理者凭借自己把握市场的能力和个人的经验智慧,在没有征求其他人员意见建议的情况下作出企业决策。家长作风意味着强权人物的独断专行,但这也恰恰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如果决策正确,就抓住了稍纵即失的发展机遇,企业会快速地发展壮大;倘若管理者知识水平有限、把握发展环境的能力不强,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企业走上毁灭的道路。
其实,企业最高管理者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快速正确地作出判断,实施决策。为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时效性,企业管理者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的预见能力、构思能力和把握发展方向、研判发展形势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把握企业实际,防止闭门造车、盲目决策,不断提高科学决策、高效决策的能力。
正确性和时效性是决策的两个基本要素,离开了哪一个要素,企业决策就不能做到科学高效。我们要民主决策,就是要确保决策的正确性,我们不要家长作风,但我们要追求决策的时效性,这正有些类似于民主集中制。对于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章程》解释的非常清楚,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所以我们既要民主也要集中。对于决策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做到民主决策、高效决策,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时效性,我们的企业才能把握住市场稍纵即失的发展机遇,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