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需“智”亦需“技”
管理要解决问题,就既需“智”,又需“技”。
智者,智慧、智谋之谓也。智慧,称得上是真正的力量。因为,智慧从本质上是需要创新的,而不是可以任意复制、随意模仿的。也正因为如此,智慧具有不可传递之特质。管理之智,就是要体现在依理据实、想象未来上,体现在认清问题、抢抓机遇上。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企业,在提供产品与服务上,主要有三级情景:一是长期居于原风气之中,守住本行一成不变,产品与服务多年一贯制;二是对原风气有所影响,敢于引进最新的设备与技术,不断改进原有的产品与服务;三是适时跳出原风气,四方聚集、八方呼应,营造出一种新风气,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与服务并引领潮流。管理之智,就是要在第二、特别是在第三级上,体现出一种卓越的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从而不断为企业设计出符合潮流并引领潮流的新形象。
仅此还不够。要把“设计”变为“图纸”,继而变为新的产品或服务,还需要“技”。
技者,技艺、本领之谓也。本领,是概念变为实物的大师。管理之技,就是要用技术的手段、艺术的手法,把问题处理好,将矛盾解决掉,使“设计”变为“现实”。
毫无疑问,在前进的征途上,从来难有笔直大道,更不会有铺着红地毯的大道迎你上路,有的只会是崎岖小道、荆棘山道。即便你智慧如激光,对未来设计得如礼花飞舞,在特定的时期,也许会如俄国诗体喜剧《智慧的痛苦》所描写的那样,尽管从国外游学归来的贵族青年恰茨基具 有进步思想,却难为贵族社会所容许,及至被诬为“疯子”而愤然离去。这就是说,仅有“思想”这个“智”是不够的,还要有“本领”这个 “技”去帮助“智”的实施,从而靠技能、技巧、技艺去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技,是可借鉴、可传递、可复制、可模仿的。“人之有技,若己有之。”把别人的本领学到手便成了自己的本领。这种本领,即管理之技,是可以与时共进、不断发展、生生不息的。如,集成管理之技,可以堵塞漏洞。因为对公司的采购、作业、销售流程及分权的子公司管理体制进行了集中权力的系统改革,变“多头”对外为“一头”对外,就可避免资金流失。协同管理之技,可以提高效率。因为相关的业务部门之间打破了“界墙”而相互走动、相互沟通,就可共同为实现公司的规划和要求而奋斗;同时,利益的一体化又会使这种奋斗更为圆润不脱链。细节管理之技,可以做强企业。因为管理总是有缺陷的。好的管理总是在大政方针指引下,把细节的发掘、确认、做细、做优、呈美作为一件要事、紧事认真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从而靠做好“小事”成就“大事”,靠做优“细节”成就“伟业”。
要做到“智”“技”双全,首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素质。素质之高低,实际上是认识与改造世界能力之大小的同义词。这种素质,既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又是一种给历史以影响的神奇之物。这种素质,一是具有物质性。即要有一个好身体,就像工业企业有“坚船”——先进的厂房、“利炮”——先进的设备那样,这是“智”、“技”得以展示的载体。二是具有精神性。即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和科技知识的积累,这是“智”、“技”得以展示的基础。三是具有先进性。即要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理论、艺术的鉴赏,这是“智”、“技”得以展示的关键。因为说到底,“智”、“技”管理之道,从思想上讲是哲学的,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从操作上讲是艺术的。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绝对真理,只有合适管用。
要做到“智”“技”双全,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行为。行为是最有力的发言。这种行为,既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实践。这种行为,一要体现自主原则。即个人真诚地、心无二致地按“智”设计的未来愿景而自觉自愿地工作、生活,既不虚伪自欺,更不高论相欺,“智”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志不自废。二要体现集体原则。即众人的事业靠众人,决不把自己看作是先知先觉的“超人”,独打天下的“英雄”,甚至认为自己之“智”已达“跻泰山之巅,穷黄河之源”的境界,个人之“技”“所得远过前人,圣人复生,不可易矣”的田地,而是低调做人,把个人融入集体之中,相信一人背后是众人,英雄是有万人托,处处肯替别人想,善气迎人不损人。三要体现和谐原则。即与内部、外部,环境、自然和谐相处。既不“客大欺主”,也不自躲一楼,真诚待人、待物、待世界,从而使“智”、“技”之道、之艺同自然和谐相处,与不同群体安和有序,让自身的精神世界和美充实等。
要做到“智”“技“双全,关键的是实践。惟有实践,才能出真智、真技。而实践的课堂、岁月的老师会日异其能、岁增其智的。毕竟,一切“智”、“技”之价值全部蕴藏在实践的过程里、岁月的经历中,蕴藏在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中、平心静气的默默耕耘中。结果的辉煌只是一种结局,一种标志,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才是“智”“技”不息、欣欣向荣之真谛。为此,还需要将三个“保健卫生”随时随地带在身旁:一是运动,靠运动健体;二是乐观,靠乐观健心;三是读书,靠读书健脑,从而使实践更有本钱、更有底蕴、更加长远。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