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文化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企业里常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比如关于预测的“墨菲定律”:一项预测越是被广泛接受,它就越可能变得不准确。
★皮革马利翁效应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整天含情脉脉的注视着他。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
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很多,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无论是对待孩子还是员工,皮革马利翁的“爱与期待”的力量,永远比强制与打击要有效得多。
★暗示死亡
有个国王非常残忍,茌每次处决死刑犯时,他都要想些新鲜的花招。
一次,一位犯人被告知明天将被处极刑,行刑的方式 是在他手臂上割一个口子,让他流尽鲜血而亡。犯人惊恐之至,百般哀求,但终无用处。
次日一早,犯人就被带到一个房间中,锁在一面墙,墙上有个小孔,刚好可以把一条胳膊穿过去。刽子手把他一只手从孔中穿过,在墙的另一边,用刀子在他的手上割开一个口子,在手下边还放着一个瓦罐来盛血。
"嘀嗒,嘀嗒……",血一滴滴地滴在瓦罐中,四周静极了。墙这边的犯人就这样静静地听着自己的血滴在瓦罐中的声音,他觉着浑身的血液都在向那条胳膊涌去,越来越快地流问那个瓦罐。不一会,他的意志也随着血流走了,他无力地倒下来,死了。
在墙的另--边,他手上的那个小口子早就不流血了, 刽子手身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大水瓶,水瓶中的水正通过一个特制的漏斗软管往下边的说罐中嘀嗒。
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让犯人自己杀死了自己。由此故事可以看出人的心理暗示力量的强大。
★囚徒困境
两个犯罪嫌疑人被警察拘捕了。
警察分别告诉他们:他们有三种可能:第一,死不认罪,最后也确实找不到他们犯罪的证据,这样他们将被无罪释放;第二,主动认罪并检举揭发同伴,只判3年刑期;第三种可能就是自己死不认罪,但被同伙揭发并证明有罪,这样你就会被判10年。
被分开关押、分别提审的罪犯会选择哪一条路?
绝大多数会选第二条。这是社会学、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论例:囚徒困境。
评语:谁都不敢把自己的明天放在别人手中。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