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找位TONS法则

2016/10/7 13:24: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对于找位我们必须遵循以下一些法则:一是认清时势(Times),二是结合自身(Oneself),三是把握需求(Needs),四是追求卓越(Superexcellence)等四大法则,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把它简称为TONS法则。

  任何事理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寻,如果我们能够遵循其规律办事,往往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找位也不例外。

  对于找位我们必须遵循以下一些法则:一是认清时势(Times),二是结合自身(Oneself),三是把握需求(Needs),四是追求卓越(Superexcellence)等四大法则,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把它简称为TONS法则。

  一、认清时势

  “时”是一种客观存在,既有继承性和连续性,又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只有认清时代特征,把握社会发展脉搏,洞察历史前进大势,人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时代变化了,实践发展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能不随之前进。我们的先辈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吕氏春秋·察今》讲:“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孙中山说:“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可见,顺应时势,因时而变,乃古今不变之理也。

  古语云:不辨正误,则不知进退。如果说“时”是时代和实践,那么“势”则是其中包孕的未来方向和历史必然。不合“时”则无以顺势,不顺势也不能真正合“时”。古人云:“时来天地皆同力,势去英雄不自由。”可见“势”的力量之大。当然,识时辨势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时代大潮汹涌澎湃,难免泥沙俱下,其中何为浮浪、何为深流,何为假象、何为本质,何为主流、何为支脉,何为偶然、何为必然,需要很好地甄别和明辨。因此,认清时势便成为找位的关键之所在。

  时势包含的要素还真不少,大的方面是国际与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大趋势。小的方面是本地区、本行业以及当前的最新发展变化等等。对时势的解读,对于不同的主体和范围,有很多具体的不同考虑因素,在此很难详尽地一一阐释,但是有一条万变之中不变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物极必反,只要我们能够把握这一基本原则识时辨势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二、结合自身

  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主体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的实际,因此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看看自身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弱势,力争扬长避短,而不要去过分追求弥补不足,在这里传统的木桶理论是失效的。所谓传统的木桶理论是指木桶的盛水量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我们要跳出习惯思维的束缚,木桶未必一定是用来盛水的,还可以盛很多的东西,它们就未必受最短的那块木板制约,况且木板除了制造木桶外,还可以有很多的用途。对自身的各方面的条件要分析透彻,特别是一些习惯思维容易忽视的方面,最后采用扬长避短的原则将其发扬光大。

  当然,对于具体问题要如何扬长避短也是很大的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领悟事物发展的本质要素,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要懂得“有所舍才能有所得”以及“以小博大”的哲学道理。

  总之,脱离自身实际,去盲目地构思和想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取的,现实生活与艺术创作完全是两回事,不能全凭想像构思;只有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需求

  需求一般是指受众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产品或服务等)有能力实现拥有的某种欲望。我们一般可以将它分成十种类型,包括负需求、无需求、有需求、潜在需求、上升需求、饱和需求、超额需求、下降需求、变动需求、非分需求等。

  1.负需求:如果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或事件等)感到厌恶,甚至愿意出钱回避它,那么这个标的物就处于一种负需求的状态。例如,社会多数民众对黑社会组织绝对是一种负需求,雇主对不讲理的和嗜酒成性的雇员往往也感到是一种负需求。

  2.无需求:目标受众可能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或事件等)毫无兴趣或者漠不关心,但不至于愿意出钱回避它,那么这个标的物就处于一种无需求的状态。例如,小孩可能觉得上学索然无味,民众对于政治人物漠不关心等等。

  3.有需求:目标受众可能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或事件等)感兴趣,并愿意出钱购买或资助,那么这个标的物就处于一种有需求的状态。例如,畅销的商品,红十字会号召的为海啸灾民募捐的活动等等。

  4.潜在需求:有相当的一部分目标受众可能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或事件等)有强烈的渴求,而现成的可以提供的标的物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例如,人们对于无害香烟,安全的居住区,和谐社会等都有一种强烈的潜在需求。

  5.上升需求:当目标受众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产品或服务等)的需求不断上升的状态,一般表现为价格略微上升,需求可以维持不变。

  6.充分需求:当目标受众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产品或服务等)的需求与主体可以提供的数量基本吻合的状态。

  7.超额需求:当目标受众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产品或服务等)的需求比主体可以提供的数量大的状态,一般表现为价格大幅上升,需求量可以维持不变。

  8.下降需求:当目标受众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产品或服务等)的需求不断下降的状态,每个主体或迟或早都会面临社会对其提供的标的物的需求下降的情况。例如,教会发现它的教徒越来越少,私立大学收到的入学申请书寥寥无几,黑白电视机在很多国家已经没有多少市场等等。

  9.波动需求:当目标受众对某个标的物(包括个人、组织、产品或服务等)的需求是面临着每季、每天甚至每小时都在变化的状态,如同股市上的股价一样波动前行,看似毫无规则,实则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例如,餐厅在就餐时间门庭若市,其余时间则少有人光顾。又比如在中国的春节假期,交通运输极度繁忙等等。

  10.非分需求:不合理和不健康的需求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破坏的需求。例如,往江河湖海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淫秽制品,毒品,非法赌博等等。

  识别需求是把握需求的前提,能够正确认知现状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需求,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把握它。对于负需求和非分需求,我们要尽量避免;对于无需求,如果是有益的力争把它转化为有需求,否则,就尽量避免;有需求的我们便要好好地把握,看怎样更能够满足这种需求;潜在的需求需要我们去激发它;对于上升需求和超额需求,需要我们提高供给;在充分的需求的情况下,就不要盲目地扩大供给了;下降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减缓下降程度;对于波动需求,尽量采取有效措施力争“熨平”波动幅度。当然,对于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关的对策。对于把握需求的关键是秉承“满足别人”的原则,当然这是在合情合法的前提之下,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自我”的目的。

  对于主体处在生存与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把握需求又有不同的重点:在生存阶段的重点是“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和维系需求”三步曲;在发展阶段的重点是“预见需求、引导需求和实现需求”三步曲。

  当主体处在生存阶段的时候,由于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相对有限,它的重点便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积极寻找需求,发现那些尚未满足的而自身又有能力去弥补的空缺;然后,努力去填补这种空缺、满足需求;最后,不要做“一锤子”买卖,努力去维系需求关系,尽量使之成为“长流水”,那么生存就一定无忧,进入了发展阶段。

  当主体在发展阶段的时候,由于自身的能力增强和能够支配的资源相对较多,它的重点就不再是“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和维系需求”,而是“预见需求、引导需求和实现需求”。

  四、追求卓越

  选择最佳的方案,以至效益最大,这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但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难以达到极值。我们应该摒弃追求完美的思想,本着“实现自我”的原则去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就是相信自己,并从努力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对卓越的过度追求就成了追求完美,正如成语所讲“过犹不及”。追求完美总认为现状不够完美,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对事情更注重评价,但欠缺享受快乐的体验。其实,我们都知道,目标往往都是虚幻的,所以,差距就永远存在,自卑也就永远无法根除。自卑在,焦虑就在,追求完美者就在这个不断证明自己有价值的行动中,也证明自己没有价值。因此,我们要不断追求卓越,而不要刻意去追求完美,只有这样才能豁达,从而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追求卓越是人生豁达的一种崇高境界,需要深入地领悟,才能够体会到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这些往往很难用言语去阐述,更多的只能靠自己去领悟,就像“禅学”那样。我们一旦悟到了其中的道理,便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找到匹配的赢利模式

下一篇:知识管理:驱雾效应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