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灾难,我们的企业也迅速做出反应,积极主动的捐钱、捐物,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完全没有一丝商业的气息,完全没有一丝做秀的成分,体现出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企业的可贵之处。
在全国抗震救灾这段时间里,也有少数商家推出了与“抗震救灾”相关的销售主题。比如,有一家服装品牌在地震发生后推出了这样的销售主题:销售一件衣服即向地震灾区捐献一元钱。大灾面前,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销售,虽然也融入了“爱心”的要素,但总让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首先,从活动的目的和方式来看。
推出这样销售主题的商家,如果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销量、提升销量,不管里面有没有融入爱心的要素,其实质就是借社会焦点在炒作自己。在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沉痛悼念罹难同胞的时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销售实在是有违社会公德。假如该商家出于单纯的奉献爱心,那倒无可厚非。不过从爱心本身的形式和实质来看,其活动的方式还是有待商榷的。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从爱心的形式和实质来进行分析。
一、爱心是没有条件的。此次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各界人士都在积极行动,捐钱捐物,多则上亿;人民子弟兵和众多救援组织深入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他们都表达了同一个心愿:希望四川平安,希望中国平安。从他们的行动中,我们完全感受到他们的爱心付出是如此的彻底,无需任何条件,无需任何回报。是的,爱心在任何情形下都是无需任何条件的,假如爱心被冠以前提和条件的话,那么就不能称之为爱心了,而应称之为做秀或炒作,爱心本身也便失去了其真正的内涵。在“销售一件衣服即向地震灾区捐献一元钱”活动里,“销售一件衣服”是前提,“向地震灾区捐献一元钱”是结果。换种方式进行表达,只有在“销售一件衣服”这样的前提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形下,“向地震灾区捐献一元钱”的结果才可能得到最终的实施。如果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我们都要等到捐助的前提条件得到满足的话,那么后果就不堪想象了。因此,千万不能给爱心找条件,让爱心变了色。
二、爱心是无需喧哗的。爱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体现,真正的爱是无需用言语来表达的。很多个人或企业在奉献了爱心之后都不愿意透露姓名,或者不愿意更多的谈及此事,他们不是低调,而是真正理解了爱的真谛:大爱无言。如果爱要通过吆喝或喧哗进行表达的话,那爱就演变成为了一种口头表述。爱心是一种无声的传达,“销售一件衣服向地震灾区捐献一元钱”无疑是将爱心进行了吆喝与炫耀,实际上就是在向众人白:我要献爱心了。也有可能举行该活动的商家是为了呼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献爱心的队伍中来。但是在大灾面前,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向来是不用倡议,不用组织,他们会自发、自愿的加入到爱心的大潮中来,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沿袭和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在救灾现场、在捐赠现场……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感动恰恰来自于广大人民无言的行为。
三、爱心是第一时间的雪中送炭。此次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救援部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救灾现场,对于他们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很多个人和企业在第一时间捐了钱和物,为的就是把救援物资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灾区人民的手中,对于他们来讲,其实时间也是生命……假如救援部队晚一分钟进入现场,假如救援物质迟一刻送入灾区,那么可想而知,后果将更加的惨烈,悲剧将更加蔓延。对于灾区人民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所谓的爱心就是在第一时间给予受困群众的雪中送炭。可能你会说:我暂时没有钱,等销售了衣服筹集了钱,我就可以献爱心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倒不如直接将衣服捐给灾区人民得了,因为衣服也是灾区紧缺物质之一,这样反而对灾区人民帮助更大。其实在大灾面前,捐一块钱,一点也不少,捐一百万,一点都不多,重要的是能够及时的向灾区人民奉献一份爱心。
最后,从消费心理和过程来看。
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当中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货比三家和讨价还价。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消费者才可能在消费的过程当中寻求到心理的平衡点,即使最后买到的东西并不一定便宜。但是在“销售一件衣服即向灾区捐献一元钱”的主题销售前,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一种情感压迫,迫使他们在销售过程中丢失掉原有的消费惯性,实际上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极为不公平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模拟一下销售过程,你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种不公平性的存在。当你步入一家服装专卖店,看中了一件衣服,你向导购员咨询了价格之后,受消费惯性的趋势,你可能和导购员讨价还价或者去其他店挑选。这个时候导购员可能会说:我们现在正在举行“销售一件衣服即向灾区捐献一元钱”活动,一律不还价。你讨价还价,就是在和你的爱心在讨价还价。你可能会被导购员反驳的无言以对,同时在脑海里浮现出灾区人民水生火热的生活,极有可能把衣服买下了。在大灾面前,将爱心和销售进行捆绑销售,其实是对消费者情感的一种压迫。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发展固然是硬道理。但如果脱离了社会责任感,企业必将不会长久。在大灾面前,你只要尽自己的能力参与了爱心捐助,不管多与少,全国人民都会深深的记在心里。有时候,一个善意的举动能比广告更能深入人心;能比做秀赢得更多的喝彩。但如果你刻意的想借助社会焦点引起别人的注意,反而得不偿失。
其实,我们并不反对商家借助社会焦点事件进行炒作和做秀。当你准备这样做的时候,请务必事先考虑一下当时的背景,否则一有疏忽,你可能就会伤害到广大人民的感情。比如,在此次大地震发生之后,社会各界都在尽全力抢救被困民众,全国人民都在沉痛哀悼罹难同胞的时候,任何以“爱心”的名义进行销售都是不可取的,纵使你的理由有千万个。曾经有企业打出过“销售一瓶矿泉水即向希望工程捐献一分钱”的口号,消费者反而觉得很亲切。为什么?因为当时的背景不一样,那个时候希望工程是个社会焦点,个人和企业响应的不少,但真正付诸行动的不多。当该企业提出“销售一瓶矿泉水即向希望工程捐献一分钱”口号的时候,俨然是一个活动提倡者的身份,作为消费者也找到了一个表达爱心的途径。不管这家企业的这种行为里面有没有做秀或是炒作的因素,但至少在那样的情形下提出这样的口号,是顺应了社会的需要,推进了爱心事业的深入发展,大家不但乐于参与进来,对品牌的好感也与日俱增。因此,如何成功借助社会焦点事件?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于对当时背景的考虑与分析。否则,一样的行为因为不同的背景而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效应。
大灾面前,请不要以“爱心”的名义进行销售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