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今年有提案吗?
倪萍:有啊。关于山寨文化我坚决反对。
记者:什么原因?
倪萍:全是盗版,全是剽窃,然后呢全是胡说八道。
记者:但是山寨手机很便宜,咱们花500元600元就可以买一个。
倪萍:垃圾很便宜,你也捡吗?咱们不能这么样,有时总要付出一点代价,是不是?
——《重庆晨报》
从倪委员的回答来看,她根本不了解“山寨”到底是什么,“山寨”的前世今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山寨的前世今生
山寨“全是盗版”、“全是剽窃”吗?如果是哪样的话,不用倪委员倡议,相关执法部门和品牌类企业(这里的品牌主要指名牌,因为一部分山寨也是有品牌的,只是不知名罢了)也不会袖手!显然没那么简单。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知名品牌,主要特点为模仿性、快速化、平民化,且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在IT制造业表现最为明显,比如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这种“精神”近来逐渐向社会各个层次和方面渗透,尤其是影视、娱乐等,并形成一种文化——“山寨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其存在也必然有其合理的部分。
山寨有利于自主创新
山寨文化为人所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模仿性”,认为其缺乏可持续性。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市场是最具有话语权的裁决者,山寨的广泛存在本身就证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有人说山寨打击了社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其实山寨本身是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山寨不仅加剧了品牌类产品创新的紧迫感,同时“山寨主”的生活并不好过,山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山寨仅凭价格显然无法维持其生存,使得山寨的唯一出路也就放在了“自主创新,品牌自主”上,这一点“山寨主”也很明白,在相关展会上出现的许多国产电子类品牌不正是一个写照吗?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具有相似性,当下许多响当当的品牌在早期不也做过“山寨主”吗?山寨文化有利于山寨企业的技术获取和学习,并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创新,提高竞争力,创造更多财富。
山寨有利于还原品牌本质
山寨文化为人所诟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其扰乱了市场秩序,一款新品牌手机上市还没几天,市场就出现了山寨版的孪生兄弟(在品牌手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主要是外型上的,可见“山寨主们”并不是不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而且比起品牌机来看,有的山寨机还会在品牌机基础上调整功能并胜之),但价格却比品牌机低了许多。山寨真的破坏了市场秩序吗?其实未必。我们不谈什么“模仿也是创新”,仅从品牌角度来看,山寨主的这种行为恰恰告诉了消费者什么叫做品牌,让大家明白了品牌的本质是什么。品牌资产是品牌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所能获得的溢价,这也是品牌存在的根本原因——能给品牌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也就是说即使在产品同样的情况下,无论贵贱,如果该品牌是成功的,即所谓的名牌,它自然具有应有的号召力,自然有忠诚的消费者选择它而不是山寨类产品,且愿意支付一个额外的价格。比如收入高的阶层一般会选择品牌类产品,因为他们本身品牌观念就比较强,更看重该品牌所代表的基本功能外的其他利益,地位抑或价值观,而山寨类产品主要面对的还是低收入阶层,他们收入比较低,本身品牌忠诚度比较低,对价格比较敏感,对于品牌类产品他们只能望洋兴叹,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山寨类产品,他们也不会消费品牌类产品,品牌的价值在这时候才真正显现出来,所以说也正是山寨还原了品牌本来面目。
山寨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从满足市场需求角度讲,正是山寨类产品满足了市场上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它让部分消费者能够花少量的代价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获得所渴望的功能、时尚,从而使得他们处于相对满足的状态;而且山寨式企业或作坊的存在也为社会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并为这些人员提供了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其相关技能和生存能力。其他一些如明星模仿秀类的山寨节目其实也带给大众许多快乐,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使得过去偶像似的娱乐走向普通人参与的大众娱乐。所以说山寨产品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山寨文化有利于丰富大众文化生活。
所以总体来说,山寨的存在有其客观和积极的意义,山寨就是山寨,品牌就是品牌,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是各得其所而已,山寨的存在有有利于加剧产业竞争,充分发挥大众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加强学习和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而且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