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日前参加了一个营销类的高级培训班,虽然,培训前并不抱太高的期望,最终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率部参加了这次培训。参加的原因也很简单,虽然笔者也是久经沙场,却挡不住讲师眩目的“诱惑”——给世界500强的企业近50家进行过培训,给中国500强的近百家的企业进行过培训和教材编写。而且还顶着中国顶尖学府的硕士头衔,并被称为中国最具权威的某某专家。当听完课,虽不至于大呼上当,但也心生了点类似坚决不看中国足球的那种感觉。按专业水准,笔者给这位讲师勉强打个及格。讲师培训前“高大威猛”的“姚明”形象,在笔者心目中瞬间崩塌,沦落为严重缺钙的“武大郎”形象。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号称语言方面的专家,在举例的时候,由于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把某人的出身是从某县广播电台,误说成某“性”广播电台,害得下面的学员想入非非。依笔者拙见,这位所谓语言培训专家,反而自己急需的是语言方面的专门培训。这多少有点讽刺意味。
笔者并没有唱衰中国整个营销培训市场的意思,而是想通过这个典型案例来说明中国营销培训市场的“集体缺钙”现象。中国营销培训为何患了“集体缺钙”症呢?
一是中国“井喷”式的营销培训需求催生了先天缺钙的培训市场。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营销类培训需求空前高涨,特别是中小企业,逐渐意识到营销类培训的重要性,分别组建营销类培训部门和招募营销类培训人员,建立企业内、外训的机制和平台。这造就了中国营销类培训,特别是外训市场的空前繁荣。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各种类型的营销类培训公司和培训讲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都争相分食中国营销类培训市场的这杯羹。据一位培训业内人士坦言,中国目前的营销类培训市场太大了,中小企业多如牛毛,极端地说,即便做一家死一家,也够做上一阵子的。目前的中国营销类培训市场,有点像中国早期的保健品市场,只要敢吹,能忽悠,“包治百病”,就能火爆上一段时间,必竟让十几亿中国人都上哪怕一次当,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中国目前的部分营销类培训讲师,有点像八十年代的个体户,只要胆大,会包装,不愁挣不到钱。
二是市场惩罚机制的失灵导致培训市场“集体缺钙”。中国很多成熟的行业,市场机制已经非常健全,由不得企业胡来,否则,市场的惩罚机制立马起作用,消费者、顾客就会用脚投票,毫不留情地唾弃和抛弃胡来的企业和品牌。但中国的培训市场是新兴行业,膨胀速度又非常迅速,市场机制远没有建立起来。不像律师行业或医师行业,权威的认证机构和严谨的认证流程,已经相对规范。而中国营销培训市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营销,像管理一样,即是科学,也是艺术,对目前的中国国情来讲,艺术远大于科学。营销类讲师的水平,很难用一个(全球品牌网)标准的、定量的、第三方的尺度来度量。企业,做为客户,也很难去评价一为讲师的好坏,大多数情况下,是讲师的一面之辞,除非亲自试一下。据一位业内的讲师讲,很多行业里不好的讲师,如果讲得不好,名声搞臭了,接不了新客户了,就换个名字,另起炉灶,还能继续混。这说明,市场的惩罚机制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惩罚机制的失灵导致这样的现象:各类自封或他封的营销专家满天飞,各类营销大师满地跑。正如股神沃伦·巴菲特所言:当台风来的时候,猪也会飞。
三是企业的集体浮躁导致培训市场的“集体缺钙”。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营销类培训的期望,还是处于古代炼丹士的阶段,期许一夜之间能发现什么灵丹妙药,能马上对企业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培训市场也迎合这种浮躁的需求,大都打着实用、实战、实效的幌子,甚至宣称,上午学完,下午能用,当天见效。各位培训师俨然都成了“短平快”的实战高手。令人可笑的是,很多给企业搞培训的培训讲师,自己根本就没有营销实战的经验和经历,或微不足道。当笔者断定文章开头的这位专家一年去不了几天终端的时候,这位专家竟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吹嘘自己开发了终端实战的一百多套课程,笔者只有慨叹自己缺乏想象力了。
中国其实也有非常好的营销类培训公司和培训讲师,但相对整个市场,还属凤毛麟角。但面对集体缺钙的培训市场,会不会出现经济学上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状况?
面对中国的培训市场,正应了大作家狄更斯的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令人欣喜的是,有些高瞻远瞩,有远见卓识的培训企业和培训师,已经行动起来,去迎接未来最好的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