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市场营销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网络营销的迷失

2016/7/10 21:11: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

  
数字经济的到来,对全球诸多领域的商业模式都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其中之一是产生了网络营销这一崭新营销模式。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弹出式广告等都成为新兴的广告手段,使得企业的营销手段更加精准,而且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然而,06年9月,由网友自发组成的“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向北京海淀法院递交诉状,起诉有关网站的不正当网络营销手段;自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反流氓软件运动”;引起了全国上下对网络营销这一新兴营销模式的关注。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尽情享受新兴网络技术带来的优惠的同时,却迷失了营销的方向。
 
迷失之一:点击率为王。目前互联网中衡量网站受欢迎程度的最重要标准,是网站的点击率。点击率高的网站,就代表着客户群体广泛,受社会欢迎程度高,因而更容易受到风险投资家的青睐,也有助于企业提高其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网站的点击率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些企业采取了种种非常规手段进行网络营销。根据北京网络行业协会公布的一份网上调查,有数以万计的网民向该协会举报其电脑被强行安装软件,遭到浏览器挟持且无法卸载等;而实际上,饱受此类侵扰的网民远远不止这个数目。这些非常规网络营销手段的共同特点就是:不惜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强制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营销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度。所有营销手段,都应当围绕“多渠道、最广泛的接触消费者并获得消费者好感”这一目标进行。“反流氓软件运动”表明,当企业的营销手段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时,这种营销必定是失败的。
 
迷失之二:单向沟通;互联网技术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提供了新的形式。电子期刊、博客、RSS等日益被广泛用于企业与消费者沟通。这些渠道非常有效的传递了企业希望传播的信息。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企业热衷于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同时,却忽略了利用互联网技术鼓励消费者主动与企业沟通。
 
在这方面,宝洁公司无疑做出了表率。例如,宝洁采用其基于Web的创新技术来改善聆听消费者意见的能力。通过互联网执行在线消费者的研究和理念调查,宝洁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宝洁可以更快地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推向市场。正如宝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G.Lafley所言:“一、两年前,我们在全球进行数千份理念测试和消费者调查时,需要6到8周时间,今天我们在48到72小时内即可完成大部分理念测试,且成本低得多,可靠性相同甚或更高。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迷失之三:网络营销就是竞价排名。Google, 百度的巨大成功,使得“竞价排名”几乎成了网络营销的代名词。我在工作中不断接到自称网络营销公司打来的推销电话,声称要帮我做网络营销。他们能做什么呢?第一:“竞价排名”,第二:门户网站广告代理,第三呢?没有了。失望之余,我往往会追问一句:你这就叫“网络营销”吗?
 
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营销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通过网站广告或竞价排名把消费者引到企业网站即可。消费者对哪些方面内容最感兴趣?能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吗?其浏览深度是多少?哪些网页最为消费者关注?有多少消费者愿意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成为网站的会员?会员浏览网站的频率是每月多少次?公司最忠诚的会员是怎样一个群体?有多少会员转化为了企业的顾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网络营销中必须关注的方面。网络营销,必须融入整个营销链的各个环节。
 
网络营销的未来方向:构建和谐社区。数字经济的特征之一是海量信息:消费者的信息来源被极大的拓宽,信息量也以几何级数字倍增,这使得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更为困难。一方面,有限的广告经费使得企业只能集中财力投向少数几个媒体渠道(全球品牌网),缩小了与消费者的接触面;而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信息来源广泛,可选择项目过多,反而更难做出购买决策。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企业为了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会将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而网络社区将是细分市场中沟通企业与消费者的重要渠道。
 
在网络社区中,消费者不仅可以方便的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信息,还可以与其他消费者分享产品的使用心得。如:Earth Google中就有着各种各样的小社区,用户们在这里相互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在地图上标注记号后,向其他用户展示;这些有趣的发现也激发了更多用户参与到Earth Google的深入使用中,有效扩大了其市场份额。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向企业反馈产品质量,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参与未来产品的概念设计。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不是从新产品上市时才开始,而是从产品规划时就开始了,这样,当产品上市时,已经有一大批忠实的用户充分理解了产品的设计理念,功能与特色。有着这样一批前卫用户与口碑传播者,产品的成功销售还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吗?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如何让经销商在经销协议上签字

下一篇: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圈地新"战国"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