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企业文化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企业的文化随想

2015/10/12 13:29: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

  这个时代,从来没有过像这样对文化的推崇,被认为企业已进入文化理的时代虽然是一种学术研究范畴的东西,但它作为一种足以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形式,确实被提了出来,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成长。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呢?很久以来它的定义一直是不确切的,或者说是无法用理论的术语描述的极为准确,包括人类学研究的大师们。然而,文化的庞杂性和具体的定义,现在看来几乎不是那么的重要和值得推敲,原因是我们不必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定义等字眼上,非要去探个究竟,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知道文化自始自终伴随着我们、影响着我们,不但是我们创造了她,更是她创造了我们。

  著名的台湾学者龙应台女士曾撰文:文化,是随一个人迎面走来的——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自卖菜小贩接过找来的零钱?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这其实是一个人在生长过程中被文化滋养了,是她的根深蒂固和不自觉的流露。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一个人的人文气质和内涵的体现即是文化的反映。

  接纳与思考我常常善于接纳新鲜事物,倒不是说我是一个随意的人或者说是时尚的人,相反我土气的很,就如野地里的顽石,经不起推敲。但我的确又是随意的,闲谈的时候没有思路,想到那里说到那里,但我的优点也是有的,就是任何时候都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你要跟我交流,容易得很,尽管表达你的看法,我均有接受。一个故友说发现我的特点是在两年前的事,说我是顽石不如说是卵石,我一笑了之,算是认同吧。

  但我认为卵石这个东西应该是好东西,从顽劣的外形经过淘礼趋之于浑圆,天成而本性不移。这就是我不予驳究的原因。不过这样说的道理不是我的本意,接纳一个事务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承受力如何,比如你认为自己的观点理论很有创见,结果被人痛批,心里肯定不舒服,那就影响你的思考,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即使有棱角,权且叫做维护尊严的行为也显得毫无意义。当我聆听别人的倾诉的时候为了避免自己和他人的不适,就会放空自己。放空自己是一种技巧,做得不好不如不作,是靠修炼得来的。它的关键之处在于首先你要放弃你所有的观点,做到净心,完全放开你的胸怀,接纳对的与不对的,当然你接纳了就无所谓对与错。可以打个比方,如一个杯子,在注入一种液体之前,就必须把它里面原有的东西倒空,这样才能完全容纳新的事物。

  有个在某企业作高管的朋友曾问我关于企业文化的事情我就给他提了此建议,当然只是方法论的问题。这个人是很自负的,我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聆听他的谈话让他感动,因为我发自内心的对他的观点进行了认同,这就是“同理心”的建立。“同理心”这个词是营销学的概念,当然那是营销的技巧,我所说的“同理心”应从更加宽泛的意义来思考。企业文化这个词是个虚无的概念,但它确是实在的发生作用,他在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明显的感觉到他是被左右了的,他的困惑和急切让我不安。所以我在事后才会认真的考虑某些谈话,这种习惯让我真正的思考那些他们认为困难的问题。可想而知,企业文化的建立,解决“同理心”的问题是多么重要,因为企业文化的许多东西是固有的,是在企业产生的时候随即产生,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了起来,它的合理性其实无从考证,存在即合理好像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文化,而人都是可以独立思考的,就像龙应台女士所说的,每个人的文化差异又是千差万别的。企业实际上是个小的社会环境,你不可以否认它的社会属性,企业文化的建立必定要思考社会学的因素,而“同理心”的建立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我们在试图理顺和梳理企业文化脉络的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你认同他们吗?你认同了别人,别人才会认同你。你只有事先的做到认同与接受,才能正确的观察和思考问题,得到解决的路径。企业文化是“同理心”的文化。

  文化与信仰前不久由于本人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嗜好特意去观看了电影《达·芬奇密码》,这部影视作品使我深深地的感到了精神力量的强大,我也意识到人类几千年来所维护的是什么,那就是信仰。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信仰是一切事件的起因。宗教之所以产生并得以薪火相传,有三方面的因素,其一,她虚构了人死亡以后的世界,有美好的天堂与恐怖的炼狱。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从来没有停止过,人死后的世界也是未知的,所以宗教实际上是给了人一个未知远景,主导人们向善,以道德约束达到社会稳定和生态平衡,在这一点上她是进步的。其二,宗教控制人的思想,历来都是为政治所利用。统治者对某种宗教的推崇程度决定了他统治力量的强弱,因为典章制度的存在只是一种强制的规范,或者说是可以规范肢体不可以规范思想,而宗教则恰好相反,是通过规范人的思想来约束人的行为,起到了社会稳定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宗教文化得以灿烂的原因。其三,宗教是一种文化形式,或者说是社会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人类产生那一刻起,宗教即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发展至今,从最初的原始崇拜到现在的几大流派,文化的样式日趋完善和缜密。

  那么信仰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呢?作为企业文化神经中枢的“经营哲学”是企业家精神和宗教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经营理念、经营思想,经营哲学实质都是企业家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它是企业家管理的指导原则,通过它把企业的员工凝聚起来,形成共同的志向和精神动力。企业里的人自进入企业那天起就对这个环境充满了好奇与期望,他总是向往美好的东西(这是人的本性),因此企业文化的意义无时无刻不对他产生影响。你要了解他们是如何的脆弱,是经不起精神上的打击的,因此在这个环境里他找到了得以依靠的支柱,企业的文化元素为其提供了树立信心的依据,这便是“信仰”。固然,信仰是宗教的范畴,但在企业文化的概念里更多的是信任与托付。了解了企业里的人的思想,就有了构建企业文化架构和脉络的依据,我们在给予远景的同时,是要从心理上认同他们的,有了认同才会有真正被信仰的文化“主旋律”。“同理心”在企业文化里是要被经常提及的东西,我们只有建立了“同理心”才能促进信仰的产生和永续,也即是维护企业文化的纽带。

  文化是一种环境文化既是一种精神环境也是一种物质环境,它在充当滋养人类精神甘露的同时完成了对人性的培养。文化是一种需要不断发展与创造的产物,它的主导性体现了什么是人的心理意向,它或许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产生,但你绝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并与其共同成长,这个时候文化的作用便显现出来。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任何人都不可以否认环境对人的作用。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一种人文环境,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慰籍。人们在这个环境里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又得到了精神的愉悦。其实通常将环境比作氛围好想更加恰当,因为你可以呼吸、可以感染与被感染。一个人的性格可能60%是天生的,那40%是由于后天的熏陶形成的,这部分其实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也是容易改变的,这就是人性的适应与趋同。因此,企业文化更多的是对人进行二次训导或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积极的,对于企业本身的意义更多的是凝聚精神的力量,团结员工进行生产以创造最佳的业绩,达到企业的健康成长与永续发展的目的,解决的是肌体的问题。对员工是一种精神的向往,希望得到公平的待遇、对未来充满期待,同时由于企业特有的价值与影响力而得到精神的自豪和满足,长期的特定文化环境还可以培育出特殊的气质,解决的是精神的问题。

  环境的重要性显然是不言而喻的,企业文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操作,完成对“文化环境”的塑造。因为环境影响人、培育人,她的力量不易察觉并且巨大。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建立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也都是为此服务的。“文化环境”作为一个课题被提出,说明了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真正走到了操作层面上来,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创造二者不可缺一。

  如果说建立“同理心”是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所应遵循的原则,那么创造“精神的信仰”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同样对“企业文化环境”的塑造则是一个必要的手段和应尽力解决的问题。以上杂谈均为一家之言,虽调侃但无不真诚,多请指正。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做秀

下一篇:企业的性格是怎样炼成的?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