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企业文化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企业文化,沉默的力量

2015/10/10 21:49: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

  永煤,从2000年时的亏损企业,到2006年的销售收入200亿;从单纯的挖煤、洗煤、卖煤,到目前业务涵盖煤、煤化工、铝工业、有色金属开采加工、机械制造、国际商务等领域;从偏居豫东一隅,不为人知,到成功牵手两家世界500强名企,这样的速度,怎不是中国煤炭工业史上的一大奇迹?……

    蒙牛,三年时间,从千名之外跻身行业四强,打造“中国驰名商标”,完成销售额19.5倍的增长;国内第一个向奥组委捐款的企业;“航天员专用乳制品”;借助“摩根”,在香港成功上市;策划“超级女生”“全家总动员”事件营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蒙牛靠的是什么?

    华为,一家在国内相当低调的企业,却让国际竞争对手刮目相看,并成为专家的研究课题,也成就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多次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而掌声和荣誉的背后暗藏着什么法宝?

    东风日产,2004年乘用车销量只有6万辆,同比下降6.6%,市场占有率只有2.6%,第一次跌出了行业“十强”,甚至逊色于出生不过五六年的本土汽车企业奇瑞。2005年前8个月,局面逆转,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62%。东风日产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舞台上,好戏连连,虽然它们的形式各式各样,可能是中国民族的、古典的、现代的、流行的,也有可能是带有西方烙印的,甚至是中西合璧,但是总有一种沉默的力量在幕布之后支撑着它们,那就是:企业文化。

    理论界认为:产品竞争力来自技术竞争力,技术竞争力来自制度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来自理念竞争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是做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确实存在、真实可感。正如所有人在实践中看到的,文化并不能解决企业怎样生存以及如何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的问题,但是它却可以解决企业如何长期发展的问题,使企业基业长青,成就百年老店。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文化就是企业的基因,基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后天的成长和发育。

    如果说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的约束是刚性的,就像法律一样,凌驾于所有人的权利之上,那么企业文化的太极式管理就是柔性的,就像道德一样,以柔克刚,约束所有人的行为于无形之中。文化更像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枷锁,但就是因为这种枷锁,有些企业被牢牢锁住,而有些企业却可以戴着“镣铐”翩翩起舞。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文化可以成就永恒,但是文化并不是永恒的,不是驻足不前、固步自封的,文化总是伴随着企业的历史发展、战略定位、领导作风、行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尽管如此,文化也不是变幻莫测的。友泰咨询UTC认为,文化是空中悬浮着的一粒种子,要想文化在企业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种子必须要落地。所以,文化是无形的,而建设是有形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从空中到地面的落体运动。

    当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大多数企业便开始“随波逐流”,认为搞搞活动、开开联欢、贴贴墙纸、喊喊口号,文化就会应运而生。

     其实不然,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建设出来的,文化是需要孕育的,是需要历史积淀的,是理想照进现实的漫长过程,所以历史悠久的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更能够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他们通过调研、访谈、文献搜集、历史研究等方法和手段提炼出企业精神层面的精髓,再加以汇总升华,并采用宣传手册、报纸杂志、动员会、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进行广泛传播,然后管理层通过管理制度匹配度审查、生产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员工行为规范等进一步渗透文化,让文化彻底“风靡”起来。这是企业通常采用的一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即从天上到地上,由上至下,变虚为实,从理念到制度再渗透到行为层的过程。

    友泰咨询UTC在企业管理咨询的实践中看到了另外一种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与前者相比,可谓逆道而行,但却殊途同归。这种模式解决了历史不够久远的新生企业或者兼并重组、文化多元的企业建设企业文化“难”的问题。

    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近两年来,中国烟草行业紧紧围绕“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行业内部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狠抓整顿和规范烟草市场秩序,同时在企业联合重组中坚持以名优品牌扩张为支撑,通过实施百牌号战略,明确重点扶持发展牌号,有效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和卷烟牌号整合。

    烟草生产企业C就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由分居两地的烟草企业A和B共同建立的。烟草生产企业A是当地独具规模、历史悠久的烟草生产基地,由于企业自身产品品牌在烟草市场不具绝对优势,所以企业为了自身的良好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行业内品牌已发展成熟的烟草企业B联合出资建立了一个新的烟草生产基地C。此时,不同地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员工文化、不同生产流程和工艺的两家企业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摩擦就成了双方顺利合作的关键。

    A企业员工拥有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勤劳朴实、忠于职守、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在合作初期,因为舆论的压力以及对原厂怀有的深厚感情,A企业员工对B企业的文化十分排斥,多数人仍然按照固有的一切制度和流程行事。而B企业并没有因此对合作失去信心,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品牌优势,就对A企业施加压力,或者在合作中“炫耀”自己的强势地位,更没有为了加快文化融合,给A企业强行注入文化变革针,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填鸭式地硬塞给A企业的员工。相反,他们有条不紊,从细处着手,首先改良烟草生产线,派驻专业技术人员,指导A企业烟草生产技术的改进,加强生产工艺流程管理,提高工艺环节生产温度、湿度、配方比例等参数的标准要求,同时增设质检员、质管员两个岗位,加强生产监控,实现生产的标准化、严格化、制度化。其次,B企业常常在本部对A企业人员进行技术与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看到B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A企业充分显示了其谦虚谨慎、追求卓越的品质,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开始接受、学习、吸收、融合B企业的文化,并且开始提炼新的企业文化,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对员工进行宣传,就这样,双方文化实现了完美对接。

    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融合,不一定必须采用从天上到地上的落地战略,也可以尝试由地面到天空的起飞模式,即用无声的手法、沉默的力量从企业的流程入手,缓缓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建设卓有成效时,企业再回首,可以更精更准地提取文化精髓。

友泰咨询UTC认为这种模式成败的关键是选好爆发点,而很多企业乐于拿人力资源管理“开刀”,希望以员工的利益为“抵押”来置换文化的推进,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而B企业从生产流程——烟草行业重要的竞争力、合作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入手,撕开了双方文化融合的突破口,通过给生产一线员工灌输文化、传播思想,并以此为起点,逐步将文化融合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环节,让企业文化扎根企业,让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双赢,将企业做大、做强。

    大张旗鼓,从上到下,百年企业可以彰显历史本色;激流暗涌,由下至上,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法,书写“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迹,小企业也能找回真实的自我,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不得不承认:企业文化,沉默的力量,不容忽视的力量。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企业文化—— 对外是一面旗帜 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下一篇:企业文化,来了就不想走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