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像什么?如果一比的话,企业文化如国画。
国画者,中国画之简称也。国画有种种:既有人物、山水画科,又有禽鸟、走兽画科,还有花卉、虫鱼画科等;国画论技法,亦是不拘一格,造化在手:既有工笔、写意,又有设色、水墨,还有勾勒、没骨等;国画在其形式上,更是变化在心,形以托意:既有壁画、屏幢,又有卷轴、册页,还有扇面等,并独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装裱工艺特质。这一切,颇似各个不同企业的文化,在作法、形式、内容上都各具特色,百般斗芳,很容易让人产生出“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的感慨。
企业文化如国画,不仅在“形似”,更重要的在“神似”。这种“神似”就在企业文化“之所持以立者”,关键在气、神、韵这“三字经”上。
一曰气。气者,物质也。这种物质虽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但却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正所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搞企业文化,就如同绘国画,既要大处着眼、明其旨趣、分清主次,又要小处入手、经营位置、远近分明,从而使远者虽隐约,但涵蓄适中;近者呈清晰,纤毫可认辨。也就是说,企业不仅要有自己的文化架构,更要有发生在本企业的、最能体现出本企业精神及价值观的典型案例。一个典型案例,胜过一本说教。浙江烟草下属的舟山物流中心购买了一台德国产的电动叉车。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长度与其说明书所注不一致,经测量,叉车的总长度比说明书所注长度长了7.8厘米。正是这7.8厘米,使一向以严谨著称、号称“3分钟打开30个啤酒瓶盖”、技术最先进、其产品早已成为国际市场的成熟产品、并在世界各地售出成千上万台叉车的德国企业向中国企业投来了敬佩的眼光,并以无偿赠送一台叉车作为酬答;正是这7.8厘米,把浙烟人“精实之道”的文化理念诠释得一清二楚,任何解说都显得有画蛇添足之感。企业文化之“气”,就是用“气”这种“毫末”而生出“合抱之木”、用“气”这捧“累土”而筑起企业“九层之台”。
二曰神。神者,精神也。国画之要,在于能足以启人之高致,发人之浩气。企业文化之要,更在于其文化精神具有“灯”与“火”的功能。“灯”,可以照亮道路,从而成教化、助人伦,使意志更凝固;“火”,可以温暖人心,从而穷神变、测幽微,使人心更凝聚。国画之“以形写神”、“毫端有神”、“意以传神”的风格正是企业文化的神来之笔,是企业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遇胜不骄、遇败不馁的精神财富,也是企业适应环境,既有刚性,又具韧性,最终龙腾虎跃的精气神之所在。毕竟,“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
三曰韵。韵者,和谐之声音也。“赴曲之音,洪细入韵。”企业文化同国画一样,都是以和谐为本、为上的。这种和谐之道,如国画之设色,虽艳而不厌:置一点之鲜彩于通体淡色之际,就可使其绚丽夺目;粹万笔之精华于全幅写意之间,就可让人觉得清新爽神。何也?相辅相成、彼此对照之故也。企业文化之和谐,就是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与周围环境相一致、与员工成长相一致,强调“对人的关心”和“对成果的关心”的一致性,既不“空对空”,又不黑眼珠只认白银子,且具神韵:尚“简”——办事讲效率,讲话无赘语;重“浅”——制度深后浅,操作便于行;达“显”——有明确的企业标识,形活现,意无边,更重要的,这种神韵还有“一气如话”之感。“一气”,无隔绝之痕;“如话”,无隐晦之弊,从而天然趣成,和谐自然。
有言道:“书画清高,首重人品。”企业文化亦然。说到底,企业文化即人品文化、人格文化。因为,企业奉献给社会的只能是产品和服务。而产品,就是人品。
企业文化要“内圣外王”
企业文化是具有功利性的。这个功利性,就是要使企业“内圣外王”。
所谓“内圣”,就是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员工精神境界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通过长年累月的磨炼、实践,逐渐变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修养、有专长,并善于同其他人沟通共事的高素质员工。
“内圣”在灵魂。这个灵魂,不仅具有真理性,而且具有真情感,同时还具有真精神。这“三真”表现在日常的具体工作生活中,就是能吃苦、善动脑,爱荣誉、甘吃亏,有尊严、具同情心等。
“内圣”在培训。人的习惯都是后天通过言传身教,从实践中得来的。培训,是使员工“内圣”的重要途径。培训,是企业的一种工作、一种生活。培训的时间和地点既可固定,也可机动。可以说,除了工作时间,其余的时间都应为企业的培训时间。这其中的道理就如同部队那样:“上战场打仗,下战场练兵。”
“内圣”在管理。管理的要义是整合资源、优化资源,从而使最少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最高的效率。企业的资源很多,但最重要的、具有“第一”性质的资源则是企业的员工。员工虽由于出身、经历、教育等背景不同,伸出的指头不一般齐,但不一般齐的指头却能攥成一个拳头。这里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尤其是企业的“领航人”能否把每个员工都放到他最适当的位置上,从而使一个不尽完美且不会完美的个人变成一个具有完美性质的“团队人”或叫“组织人”。“内圣”,就是使众人一体、众心一心、众志成城,从而靠团队的力量,开拓天下,驰骋市场。
所谓“外王”,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最具特质、最富特色,有雄狮不怒自威的风范,并且别的产品或服务无法取代;二是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在国内以至国际同行中,销售面最宽、销售量最多、销售额最高,从而使同行“莫之能御也”而具王者之风。
“外王”就要重视专利。专利是科技的物化成果。毫无疑问,改变并繁荣市场花色品种、拉动并推动人们消费需求的,只能是科技。而科技的成果是专利,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核心技术。要使企业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同行的“大哥大”,没有足够多的专利数量,并且没有把这些专利使用在产品和服务中,要使产品最具特色、最富竞争力是不可能的。
“外王”就要重视网络。为使产品和服务完成“惊险的一跳”,跃升为商品,蜕变为现金,就要有营销的网络。没有网络的销售很可能只是游兵散勇,难成气候。当然,这种网络的主干一般是在最具市场潜力、最具营销活力的中心城市,支干的触角则伸向城市的边边角角,以至农村的村村户户。只有网络通,才能销售升,才能使销售额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不可撼动的领先优势,在行业内称“大”以至称“王”。
“外王”更要重视人才。企业说到底是人的企业。离开了人,企业将不复存在。毋庸讳言,专利也好,网络也罢,都是企业称“大”称“王”的“工具”。这种“工具”,只有在能干、会干、善干,且富于进取心、高效率的人才那里才能发生作用。所以,人才是企业的宝中之宝。对人才就要尊重、保护,就要不断为其“充电”,以提高其素质。要提供好的环境与条件,使其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尽心奋进从一处险峰攀向另一处险峰,从而不仅助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而且能引领同行不断攀上新的高峰,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质优价廉的新产品、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