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企业文化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中国企业,为什么越"挨骂"越不服气?

2016/9/16 3:36: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经过多年的观察,笔者发现一个比较有趣却令人悲哀的现象:几乎无数个企业都是被那些媒体和专家们"骂"倒的。

  经过多年的观察,笔者发现一个比较有趣却令人悲哀的现象:几乎无数个企业都是被那些媒体和专家们“骂”倒的。

    他们一个共同的特征是,越“挨骂”越不服气,越要明知故犯,进而走向失败或死亡。这样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在此就不做一一列举。    

    笔者也观察过很多欧美或日本的企业,他们也有过很多“挨骂”的经历。但与中国企业所不同的是:人家“骂”得有道理,他们就会立刻接受并改进;“骂”得没有道理,便当作耳边风,不会因此而给自己带来烦恼。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为什么中国那么多企业“挨骂”后却不悔改自己的过错,反而越来越坚持一个错误的策略,进而走向失败呢?就此问题,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和解答,在此愿与大家分享和讨论:

    一、人治文化的根深蒂固。

    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人治”社会。虽然很多企业倡导机制、规则、流程、制度等,但在关键时刻还是“人”说了算,而不是“法”说了算。

    所以,有句话在很多企业里倍受推崇,即“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意思就是,谁要是走出一条路成功了,谁就是真理的化身,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打破的规则。

    正因为这样,在中国企业里诞生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定律”、“法则”和“模式”,而且这些“怪物”的“发明者”(多数为企业家)更是自以为是,根本就不接受任何批判。所以,你越批判他,他就越倔强,越想给你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或高明的。

    也正因为这样,不少企业轻则走尽弯路、丧失机会,重则误入歧途、断送命运,在中华大地上,“明知故犯”的悲剧接连不断的上演。

    我参加过很多管理学方面的培训,其中有位教授就提出中国企业一个致命的问题,即“总裁认知模型钢性化”。意思是:很多中国企业的老总们,正因为成功了一次(包括偶然因素),就认为自己的观念和做法将永远是正确的,从而听不进去旁边人的建议或劝说,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其实,这个问题在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里是都存在的,外资企业也不例外。但为什么在中国企业它就变成“致命问题”呢?就是因为中国企业“人治”文化过重,在很多企业只要总裁(包括董事长)发话,谁也不提不同意见了。

    这倒不是说,这些企业的老总们多么集权、独裁,而是他想分权,却他底下的人总是为了让他“高兴”而猜测其“意图”,从而本应该“法治”的事情就变成“人治”了。

    所以,在多数中国企业,只要老总们不接受批判,底下人更不接受批判,整个企业弥漫着傲慢、自负、“井底之蛙”的风气。这既不是认知问题,也不是机制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二、面子文化的根深蒂固。

    中国有句古话叫“死要面子”,也有相应的典故。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就是人人都很在乎自己的“面子”,不想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普通人是这样的,成功人士更是这样的。所以,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非常注重给对方一个“面子”,从而有句话便成为人际关系中的潜规则,即“给别人一个台阶就等于给自己一个台阶”。

    当那些“成功人士”在这样一个爱“面子”的世界里,在千万人仰慕的目光和掌声中陶醉时,你突然跳出来“骂”人家“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谁还受得了呢?

 有些电视节目做得很“贼”,他们专门邀请一些企业家和学者(专家),并分成两个队伍,对一个问题进行辩论。结果辩论现场从头到尾充满了火药味,最后企业家们满脸横肉,学者们面红耳赤,辩论基本演变成个人攻击,主持人既沾沾自喜,又左右为难。

    一个很普通的讨论会,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企业问题,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面子”问题。学者坚持学者的观点,企业家坚持企业家的经验,互不相让,互不服气,进而伤害了对方的“面子”。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电视节目上,当着千万观众都能拍桌子、指鼻子站起来的企业家们,在底下他能接受所谓的批判吗?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越“骂”,他就越“倔”,因此而很多金玉良言被拒之门外,也因此而很多企业一错再错,进而走向失败,甚至死亡。

    这实际上就是现代版的“死要面子”,你只要让对方“丢面子”,他就会跟你“对着干”。所以,如果你想害死一个企业,很简单,就要找到他们致命的缺点狠狠的“骂”他,足够了!

    前面两个问题是文化方面的问题,中国人就这样,中国社会就这样,这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

    然而,“专业”问题则是能力方面的问题了,虽然与客观环境有一定关系,但主观因素占更多的比重。

    我前任老板,也算是中国营销界不可多得的专业人士。他曾经跟我说过,中国企业从事营销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懂营销的人却不会超过10个人,绝大部分人都是门外汉,都摸着石头过河。虽然这句话说得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一个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严重缺乏专业人才。

    很多中国企业都是这样:有些企业家,自己以为很专业,所以别人的劝告根本不听,故用不专业方法做不专业事情;而有些企业家承认自己不专业,但招进来的人也是半斤八两,更是自以为是,我行我素。

    在多年的客户服务中,笔者有这样一个切身感受:不怕客户专业,也不怕客户不专业,就怕客户半生不熟。

    专业的客户,往往沟通起来非常顺畅,虽然他们所提出的条件和要求有些刻薄,但都在情理之中,可以接受;不专业的客户也还好,他们的态度很诚恳,承认自己不专业,因此比较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最难沟通的就是“半生不熟”的客户,你说他懂吧,其实不懂,你说他不懂吧,也还懂一点,所以提出来的问题和要求常常让我们啼笑皆非、吞吐不可。

    这种“半生不熟”型的客户有个共同特征是:嗓门大、怒气重,却骨子里面不自信。为什么会体现这样的特征呢?

    就是因为不懂专业,懂的也就是“程咬金的三把斧”,“砍”完了就完了,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但为了掩盖自己的“三把斧”,他们说话时,故意在声音上“压倒”对方;你要是反驳他的观点,他就会跟你急,咬牙切齿,怒气冲冲,恨不得把你一脚踢出门外。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接受批判的重要原因所在。

    三、中国缺乏真正的专家。

    中国企业不接受批判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缺乏真正的、权威的、至高无上的专家。这一点也不得不承认。

西方国家走市场经济路线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而我们中国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这个大的客观事实决定了中国到目前还没有产生像“彼得-德鲁克”、“彼得-圣杰”、“迈克尔-波特”、“菲利普-科特勒”、“杰克-特劳特”等级别的人物;也没有产生像“麦肯锡”、“BCG”、“罗兰贝格”等级别的咨询机构。

    现在大家所熟知的那些“专家”,充其量也只是“学者”水平(包括我本人),与真正的“专家”还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有些“商人”为了赚取“机会之财”,把自己包装成“专家”,到处坑蒙拐骗,严重败坏了“专家”形象。所以,很多企业不服“专家”的批判,不听“专家”的意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有位企业家曾经跟我说过,“那些专家都是忽悠人的,他们不懂我们的行业,更不懂怎么做企业”。这句话虽然有些偏激,但还是有一定道理,我们很多所谓的“专家”真的不懂人家的行业规则,也从来没有在企业里工作过或咨询过,怎么可能成为“专家”呢?

    我们承认迈克尔-波特是战略专家,但很大一个前提是,人家把世界500强基本转遍了,也给大多数企业提供过不同程度的咨询服务,而且在全球范围首次提出了“竞争战略”的理论框架。你说,他不是专家,谁是专家呢?而在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大师吗?至少目前还没有。所以,中国企业不服“骂”是可以理解的。

    ……

    然而,话要说回来,因为以上这4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也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听取任何专业批判。这也是不对的。

    任何一种普遍现象都有它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我们有时候不可逾越这种客观规律。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不可逾越的事实而怀有消极心态。

    笔者有个朋友有这样一个观点:彼此吹捧,共同进步。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不要总是互相打击,甚至攻击,而应该互相认可,彼此鼓励,即便知道对方有什么不足,但多多包涵对方的过错,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平台上取得共同的学习和进步。

    笔者,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企业也好,专业人士也罢,其实大家都处在一个共同提高和发展的阶段,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所以,企业犯一些错误,专业人士错误的批判一个企业,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一定要有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把“彼此排斥”改变为“彼此鼓励”,以取得共同的、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中国企业需要批判,但更需要由衷的肯定和赞美!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国企业的十种文化现象之鹦鹉文化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