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人在职场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品牌总监的痛

2015/9/16 20:24: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久未谋面的朋友递上一张新名片:XXX公司总裁助理兼品牌总监,这位年薪百万的朋友今年初从一家家族企业的总经理位置上逃也似地离开,选择了他的上游企业,他说,“我要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中完成我的职业生涯。”

  久未谋面的朋友递上一张新名片:XXX公司总裁助理兼品牌总监,这位年薪百万的朋友今年初从一家家族企业的总经理位置上逃也似地离开,选择了他的上游企业,他说,“我要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中完成我的职业生涯。”

  听起来很不错,他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肩负五六个部门,大部分的日子都要到全国各地跑着开店,既干体力活又干脑力活。这回,他加入一家上市公司,只做总裁助理兼品牌总监,工作相对单纯了,还给了一些期权,老板也从一个抠门的只知巡铺、有着细节控制狂的年轻人变成了有着卓越技术家底、仁慈仗义的、已到了知天命年纪的人。

  但是,在湿润的世外桃源般的植物园里,他还是没有放松下来,绝大部分时间在谈他的新工作新老板,我感受到他的话中充满着矛盾,一会儿激昂一会儿长叹。

  “我还是要抓终端工作。做品牌,特别容易被边缘化。因为,这是一个花钱却无法准确评估价值的工作。开一次会议,12个副总裁坐成一排,每个人都发表意见,难过死了。所谓的头脑风暴,并没有给人带来明晰的结论,反而更混沌无助。”  

  “这是一个花钱却无法准确评估价值的工作,很容易被边缘化”。这样的长叹,我已不知听过多少次。

  一家国内著名的企业,在管理变革中,使每一位员工成为老板成为一个经营中心,每位员工的钱都要到市场上去赚,这个市场也包括内部结算市场。 而只有品牌与企业文化中心是唯一吃皇粮的部门。这唯一吃皇粮的部门的头,也曾私下里算了好多回的帐,进哈佛案例库、策划老板走上哈佛讲坛、上新闻联播、上各种媒体的头条……策划各种活动……给公司带来了多少无形资产,节省了多少广告费,直接创造了多少业务订单……她虽吃着皇粮,以内部媒体类“人民日报”的监督力量,统领着五万名员工思想意识,并有权给任何一位副总裁曝光,但是,她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准备着下课。

  另一家创新型企业的公关经理,由于工作细致,善于抓住机会,与媒体长期建立亲密关系,企业被“焦点访谈”做为中国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典范专题报道,该企业营销人员将该期节目录制成片子播放给客户,以此带来了很多订单……即使他们在媒体上从来没有过负面新闻,即使很多媒体给了该公司大量的美誉甚至是荣誉,品牌中心的顶头上司仍然会在某些场合质问:“客户来到我们公司,都很惊讶,他们没有想到我们做得这么大这么好,这是我们宣传没有到位。你们的工作怎么做的?”这样的质问很让品牌总监郁闷气结。

  诚然,一家企业的品牌美誉度与知名度的最大基础,应该是企业的实质,即有好的产品、好的管理创新、好的老板、好的技术、甚至是好的思想。但是,如果没有品牌总监投入热情、智慧去适当适时地表现,这些好就是深巷里的酒,只能是近邻们小范围的欣赏,口口相传的传播速度会大大限制一家企业发展,这样的速度无法支撑一家企业的竞争压力。除非他只想小而美,但是,“小”真的并不意味着一定美。

  拼命地一对一打单,看似很努力很吃苦很敬业。在品牌总监们看来,这是最笨的销售。

  认真研究,你会发现,那些从最开始创业就非常重视品牌建设的老板们,企业的规模和声誉都达到了这个行业的最高水准。然而,你私下里也会发现,这些老板们直到现在,仍然对品牌还不放松,他们亲自改写那些传播出去就收不回来的稿件,一遍一遍地与品牌总监们商讨对策,统一口径,指导每一个活动策划,确立每一场活动的出场原则。他们甚至仅仅为了几个字的误差,亲自给记者打上半个小时的电话……

  重视品牌并愿意为品牌投入的企业一定走得会更轻松更长久。

  “外在的困境很容易化解,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才是我最郁闷的,我已经深陷其中,要人没人,要资源没有资源,要钱没钱,处处设置人为的障碍,行业的洗牌和竞争压力,我自己走进十几年来的职业最低谷。”这位朋友在博客中写道。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几个月没有他的消息的原因。谁会在低谷时去展露自己的伤痛呢。

  用2-3年的时间把一家还不被这个行业的主流媒体认知的企业打造成为全球的知名品牌,责任多么重大,还要面对过去的旧同事的讥讽,这位朋友能挺住吗?

  他自嘲地说,“我现在都变成作家了。经常要给媒体写深度稿,卖产品卖消息都不如卖思想啊。这些思想都是我以前在全球最好的公司、中国最好的公司积累的经验和感悟。”

  我笑着对他说,“我的一位写剧本的同学,写一集1万5千字,每集4万,一个剧本是30集。一年下来120万。咱财经作家也有点跌份,写稿署别人名,稿费别人拿。惨!”

  他大笑,“谁让咱是品牌总监咱是公关人咱是边缘人物呢!”

  一位资深品牌顾问说,“这个位置上空降来的职业经理人寿命一般不长,很少在一个公司呆过1年。”

  这样看来,我真是热切地希望我的这位朋友,沉入终端,进入一个公司的核心业务,在业务的基础上去策划品牌、传播品牌。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判断老板如日中天还是江河日下的6条标准

下一篇:让你受益终生的人脉故事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