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有太多的营销人在感叹:做营销就好比婚姻生活一样,婚姻生活好歹是七年之痒,而做营销,尤其是做营销人,简直就是一年之痒,那就是——一年工作+N年的重复。确实,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做为一家国内知名的专业的营销策划顾问机构,我们经常有不少的业内人士、各企业高层前来取经探讨,怎样渡过一年之痒这道坎、怎样成为一名成功的营销人、怎样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营销团队?
蓝哥智洋首席顾问于斐先生根据自身立足于销售行业十几年的营销经验指出:只有树立和提升自己特有的优势,通过对比成功营销人的心态,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缺陷,从而为自己在营销领域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这才是对每个营销人的成长具有相当意义的。
定位准,认清自我方向
你为什么要做营销人?你的岗位职责究竟是什么?你怎样“真正”认识营销人这个岗位?
这是三个最普通的问题,却最能非常直白地问到你的真正本心。所以,真理往往是简单的。这其实就是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问题,就看你有没有真正认识到你的“定位感”和“目标感”。
当今职场后浪推前浪,每个人压力自然会很大,就拿营销人来说,20年前的推销时代,那是营销人暴富的时代。10年前的促销时代,靠着点子也能迅速致富,然而今天已经世道变了,这是一个见缝插针的分销时代。营销人不光要有勇(冲劲)有谋(点子),还更要有长远规划的战略目标。这是一个必需的思想基调。 但是,我们不得不失望地看到,即便到了今天,还有很多人还在像阿Q一样高喊着革命却不知道怎么革命、革谁的命?在买房买车等物质生活的压力之下,很多心态变形的人早已经成了“负翁”和“月光女郎(每月工资都早早花光)”,他们口里高声喊着喜欢营销,其实只不过是喜欢营销人相对自由、不用坐班的工作方式而已,而真正到了深度分销、上山下乡的时候,却又总是俯不下身来,成为了典型的“叶公好龙”式工作心态,因此更别提有没有在营销领域的长远规划和目标了。
一个营销人如果在3年内没有升级而是“平移”,5年内没有被提拔到中高层管理岗位从事更高的经营管理工作,那么他以后很可能就会沦为“芸芸众生”。 因为你如果5年都没有找到自己该如何定位,则马上会陷入“定位缺失”的尴尬。而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定位,那么很明显他就丧失了目标感。丧失了目标感之后紧接着便开始得过且过、混日子。1年的热度逐渐退去,剩下就是N年的机械性重复。如此恶性循环,直至结果就是“泯然众人矣”。
试想,有多少人每天就这样稀里糊涂、悠哉游哉地做营销,不遇到“坎儿”才奇怪呢。
眼光好,跨过入业门槛
中国有句俗语: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面对现今风云漠测的世界经济环境,擦亮眼睛,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并且有着长远发展空间的行业,才是通向成为一名成功营销人道路的起点。台湾成功学讲师陈安之先生在一次创业演讲中曾提及到比尔·盖茨所引以自豪的“好眼光”,的确,比尔·盖茨的好眼光不仅谛造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微软王国,更重要的是他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完全垄断全球家用电脑操作平台系统市场,开创出一个拥有坚实技术壁垒和超高利润率的全新行业领域。
做为初入营销行业的新手,在选择具体行业领域时,用独特的眼光来剖析某一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将带给自己的种种机遇也无疑是十分必要。其实进入某一个行业的门槛高低,也正是考验营销新手是否具有洞察力眼光的一把标尺。譬如,大众消费品行业的入业门槛相对可能较低,但由于产品市场的日趋成熟和理性,分工较细、利润率不高等客观因素将会导致从业者的成长空间和薪酬有限。试想一下,如果连初中都没毕业的人员都可以进来开展业务的行业,那每年会涌入多少就业者自然就不得而知。而在这茫茫人才浩海中,要想自己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自然难度就大了许多。
恰恰相反,某些表面上看来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却往往别有洞天。由此可知,营销人特别是初涉营销之门的新手,在择业时不妨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推断一下将要跨入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也许当你有了较为深刻的理性分析和判断后,在大家都考虑进入某一个行业时,你不妨选择回避;而当众多的人选择退出时,你或许仍需继续坚持。
总之,营销人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去积极探寻和度量某一行业前景时,我们认为应关注三个焦点:该行业目前和未来的利润率是否较高;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进入是否有较多的限制;结合自身的优势在该行业最适合做什么,只有真正具备了“好眼光”,离成功之路,也就并不遥远了。
投入多,激活自身压力
时代不断在变化,客户不断地成长。在这个倍速发展的时代,除了变化,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而学习则是让营销人了解外部世界、跟上客户步伐的最有效径途。学习者不一定是成功者,但成功者必然是擅长学习者。
如果一个多年营销经验的“老油条”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了“1年工作+N年重复”。那自然是除了能挣点钱以外,没有其他乐趣了。 然而,营销究竟是枯燥还是乐趣,其实关键就看你怎么去想,或者说你认识的境界究竟有多高。
比如同样是做营销业务,一个懒惰的业务员可以理解成简单的打款提货或者压货催款;而一个勤奋的业务员则可以用高度的兴趣来洞察产品淡旺季的销售格局、促销形式差异、进销存的变化规律等等。这样不但自己从真正的实践中得到了理论上的提炼和拔高,还非常实用有效地把自己从各种渠道所学的营销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如果一个营销人连续作了5年而没有任何提升,那么他这辈子恐怕除了只适合做业务油子,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岗位了。
成功营销人是一群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他们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并加以改进,不断提升自我。他们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一批人。成功营销人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能以很简朴的营销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但随着阅历的增加,他们日益感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因而他们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努力提高自己,自我充实。
这种自我充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他们会通过网络、学校或自学来学习各种最新的营销理论,从理论层次来提高自己。 其次,他们会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其他知识,包括与市场营销相关的财务、管理、人事以及其他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从各方面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触类旁通”,广开思路,这点也是成功营销人与普通营销人员最大的不同,因为 成功营销人会不断的将营销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理论融入实践,从实践中提升理论,用深化后的理论知识再来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从而不断推动自己前进。
经常有业务员朋友和我交流时说:自己学历不高,而同事中很多都是大学生,领导不看重自己;或自己虽然学历不高,可是业绩一直非常突出,但是工资始终不及那些业绩不如自己的大学生。
基本上都是在不甘心的对我发问:“我们没有学历的业务员出路在哪里?
于是我开始反思:这反应出当前一部分人的什么心态呢?
错误认识:学历等于能力
对于这命题不只是业务员本身,而是全社会都戴着这么一个有色眼镜。单从招聘的角度来看,基本上大企业招聘销售人员第一条都是大专以上学历,甚至非本科勿扰。学历就是敲门砖,没有学历面试官都不会正眼看你,更别说给你展示的机会了。
基本上大多数人的思维规律就是这样子:学历=知识、知识=能力,没有学历=没知识、没能力。
1、有学历不一定就有知识,没有学历也不一定没文化,这其中的关键只在于个人的学习和努力。
(1、有较高的学历只能证明一点——此人受到过正规教育,有系统学习的条件和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这个人究竟在学校学到多少的知识并不是学历能证明的,也就是学习成绩也有好坏之分。
(2、我曾经去过多家高校听课,也给大学生做过多次的培训。上课时讲师在上面讲的唾沫横飞,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在下面聊天的聊天、发短信的发短信、看小说的看的津津有味、打瞌睡的在做美梦、逃课的不知去向,而真正认真听课的似乎也没几个。考试时学生们作弊的手段到是八仙过海,让我大开眼界。
我真在怀疑——真的只要上过大学就一定知识丰富吗?
(3、爱迪生连小学都没有上完,谁敢说爱迪生没有文化、没知识?谁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
毛泽东没有上过大学,可是要评中国百年第一伟人又有谁能与之比肩。
比尔 盖茨没上完大学,可是谁敢说盖茨没知识,又有谁敢说比盖茨更有钱。
(4、知识不是来自于大学,更不是来自于一纸学历,而是来自于学习。如果自身没有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既使在北大、清华又如何?
我有个朋友是初中没毕业16岁就离家出走去天津打工的,因为无知所以他曾倍尝生活的艰辛和了解生存的不易,这也使他明白了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有文化、有知识。
后来他当兵的时候,熄灯以后别人都在睡觉,他自己搬个小板凳坐在楼梯口看书——政治、经济、法律、马列毛邓、销售与市场、心理学、计算机,只要对自己有帮助的都去学习,后来其退伍后在北京工作曾请了两个月的假每天8:30去北图看书,一直到晚上8:30离开,一个阅览室的销售与市场方面的书基本上看了个遍,虽然朋友没上过学,但是他说:“要努力比本科生看更多的书!”同时他也工作中积累了更多的实战经验。
朋友虽然只有小学文凭但是坚持煅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他10分钟可以将随意一遍1000多字的非专业性文章理解并一句不差的背下来,试问100个大学生里有多少个能做到?
2、课本上知识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1、我很喜欢党的“三个代表”中的一个名词——与时俱进。这对于我们市场销售人员来说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因为适合一时的经验不一定在今后一直行的通,要想不被市场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时刻把握市场的最新动向和消费趋势的转变,不断调整思路,抓住机遇。
(2、看一下我们大学生的教材,很多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随便举个例子,以前我在北京中关村做IT销售时,我招了几名销售,有两名都是北京名牌大学毕业的计算机系“高才生”,他们连CPU的二级缓存是什么等硬件基础知识都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时的计算机以经进入P4时代了,他们学习的还是586系统架构,操作系统都用WINDOWS XP了,课本上讲的还是DOS系统和WIN98。而且这两个大学生还有一种优越感,不愿向别人请教不懂的知识和销售技巧。这样落后的知识体系,如果不调整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