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就平庸,已经是我们多年来的美德了。
一个演员的戏很蹩脚,我们会说“她很努力”;
一个画家作品很拙劣,我们会说“他孜孜不倦”;
一个诗人诗歌写得差,我们会说“他是个好人”;
一个运动员(或一个运动项目)比赛成绩很不像话,我们会说“他(他们)已经尽力了”。
有一句很典型的流行语,叫做“这年头谁都不容易”。言外之意是,因为不容易,所以没有什么可埋怨的,更没有什么可批评的。
但是,迁就了平庸意味着什么?
在一个为平庸辩护的社会中,我们注定了看不到好电影,看不到好的画,读不到好的诗,当然,也不会有机会为竞技场上的胜利者欢呼。我们只是生活在“理解万岁”的自欺欺人的诺言里,甚至,连那些鼓吹“谁都不容易”的文章,居然也成了人人习惯吞咽的粗鄙快餐,践踏我们的思维,降低我们的口味和标准。一句话。因为迁就,我们日益生活在一个低质量的文化环境之中。
但是,世界并非平庸的舞台,世界的聚光灯总是打在优秀人物和胜利者身上,只有平庸者才惺惺相惜,为自己的弱小寻找理由。
平庸者自己当然有平庸的权利,但平庸者的声音不应该成为主流——演员、作家、画家、运动员,这平庸的大军,如今把我们包围了,他们永远是嘉宾、新闻焦点、被采访者、传记主角和制造故事的人。
可是他们奉献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他们有何理由受到我们的爱戴?
如果他们没有好作品,如果他们只是失败,他们就不配被我们谈论!
让“理解”见鬼去!我们需要的是突破,是真正的天才加努力,是胜利,是对胜利的渴望!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强者出现,弱者就会冒充强者,那才是世界的悲哀。
一种造就平庸的文化是注定要走向衰落的,我们已经处在这种危险的处境里。某一项竞技的失败也许只是局部的失败,但是,当类似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改变,始终不被尖锐地提出,那么,这种失败的命运就将是一连串的了。
我们不应向劣质事物和人物致敬。
哪怕再“不容易”,我们也决不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