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人在职场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野蛮生长》,价值观的历练

2015/8/4 12:14: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前段时间抽空读了冯伦先生的《野蛮生长》,很精彩的一本书。这位地产界大腕利用个人的经历和独特的观点让我们动态审视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前段时间抽空读了冯伦先生的《野蛮生长》,很精彩的一本书。这位地产界大腕利用个人的经历和独特的观点让我们动态审视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冯伦在业界一向以言论麻辣、犀利、性情闻名。总能有生动形象地比喻和有趣的故事讲问题阐述清楚。讲述事件直白清晰,没有我们所谓的一些儒商那样绕,更没有我们某些自视清高的企业家那样道貌岸然。每次看他主持的《风马牛》电子杂志总能找到一些过瘾的言论。对他的风格也非常喜欢。

  《野蛮生长》分了几个主题讨论,其中有原罪、企业家、女人、死亡等,很多都是根据冯伦先生经营企业和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出来的观点。生动而有趣,真实而又深刻。

  关于原罪:

  他坚持认为“原罪”是最初制度安排上的困境和悖论造成的源发性疾病。

  他通过引用德隆的例子和万通的经历来阐述原罪的形成过程,又借用朗咸平、杨鹏的观点以及张维迎的“赦免论”来引出他对原罪的看法。

  个人觉得,这位地产大腕最后的观点提炼很有道理:

  “我觉得面对民营企业的早期历史,需要我们用大智慧来化解历史矛盾,千万不要立足一个简单的道德标准评说是非。今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渐规范和完善,民营企业的“原罪”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既有的问题也就成了一个旧话题,我希望它成为一个过时的话题,而不再是个新的是非。”

  我个人认为原罪这东西有的时候是存在时空背景的,要动态地看,更要关注眼前和今后。有句话说的是“重复过去是没有将来的。”过往可以重提,关键是要对今后有益。

  关于金钱:

  挣钱是“本事”,花钱是“艺术”,这是冯仑的高论,细品感觉精炼而有哲理。

  王石曾经说过,万通的人不管是离开的还是留在公司的,没有一个是因为钱被抓起来的。这就足以说明在金钱的价值观上,冯伦坚持的方向,采用的方法都是正确的。

  书中冯伦提到一个观点:人心与钱心。其实钱也是有心的。钱是有腿、有性格的,也是有气味的。全球的钱80%是在美国和欧洲之间跑,20%往新兴市场跑,这20%里的50%在中国。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荣毅仁》传记里写道:1949年后,荣毅仁留在大陆,他的钱在工商业改造时都合营给国家了。但是,荣智健创业的钱从哪来?他们家在香港有一些股份,30年没领过股息,30年以后儿子要创业,荣毅仁让他去算一算,结果算出来还有600万港币,也就是说这钱是他的,30年都没挪窝,30年以后还是他的。荣智健把这600万领了就在香港起家了。

  这就是用心将钱放在有心人的地方,最终利用这种投资的钱继续再创造的一个典范。

  虽然有钱心一说,但实际上钱心跟着人心走。冯伦举了几个生意场的例子,很不错,限于篇幅我没有办法提炼,有兴趣可以读原作。总之都是依靠换位思考,先帮助朋友思考利益,以心换心,就即照顾了面子,又促成了项目的如期达成。

  在西方宗教观念中,钱不是你的,是你替上帝看管的。你是上帝的子民,替上帝管理钱,你是上帝的职业经理人。冯先生也是受这种观念影响,因为宗教的观念促使西方人对待钱采取“市场加教堂”的方法,在市场上赚到的钱最终会捐出去。所以也就不太会take money seriously.

  索罗斯曾经有个经营哲学叫市场心,说的实际上就是人心。财的聚散有个“心”在里面,心和人有关,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最终都是先研究人心和制度,反过来才能驾驭金钱。能够参透此道的都能够有所大成,王石、马云、牛根生等都是杰出典范。

  论到花钱的艺术,冯伦强调,花钱跟幸福并不成正比,并举了两个企业家,一个是俄罗斯的首富阿布,一个世界首富比尔盖兹,一个花上亿的钱买潜水艇,也越发没有安全感;一个是平易随和,受人尊敬和欢迎。

  做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没办法:)

  关于企业家:
 
       重点讲了两个:王石和牟其中,论述的都很精彩。

  比起《道路与梦想》,我更欣赏冯伦看待王石的视角,从朋友的角度衬托出王石的魅力。

  其中有这么一段,当一个记者问王石:“你老去爬山,为什么不把那钱省下来办个希望小学?”王石说“你这个就不对,我有我的正常消费需要,我做公益是有公益的需要,我有很多需要,我的需要在我有能力时我都会去做,我不能说我的收入全部都只做这一件事情。”所以可以看出王石他不避讳个人的需要。让冯伦觉得他这个人很坦率,可以叫做大公有私。

  我们看到王石拍过很多广告,但是都捐了出去,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可见王石的人格魅力。毕竟用公益事件来炒作,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口碑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还有王石登山时总会往背包装砖头。他坚持更多负重,要用这种方法训练自己。这种自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可以说,看了冯伦的描述我更加钦佩王石,基本上就是圣人,(侯宝林的观点:剩下那个人,真的不多了)

  连冯伦都经常开玩笑:“再往下发展,基本上只有一个前途,那就是贴墙上了。”

  企业家的下篇是牟其中。

  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这是老牟的观点。

  冯伦在老牟那工作过,却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毕竟老牟在价值观和道德观上还是比较变异的。

  但是冯伦对老牟的评述非常的客观,优缺点分析都很精准。可见冯先生识人和学习的能力都有过人之处。

  牟其中曾经对冯伦如是评价:没有缺点的人是最可怕的。

  没缺点的具体表现就是从来不占便宜,每次活动别人不交钱冯伦交。牟其中常说,有缺点的人好用,容易控制;没缺点的人可怕,因为他有巨大的欲望和意志力。

  冯伦这块论述也非常精彩,毕竟牟其中也是一个风云人物,他有很多故事,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精彩很多,我觉得在牟其中的身边工作对于冯伦以后在商界驰骋还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至少能够看出冯伦先生学到了很多,正面的吸收,反面的当教材,拿人家的教训当自己的学习案例,结果目前一个是中国地产大腕,一个深陷班房,谁更有智慧不需我多费唇舌。

  关于女人:

  这一章也很有趣,女人永远是男人的老师。这是冯伦先生的高论。

  文中有句话:女人15岁到25岁只懂爱情不懂婚姻;25岁到35岁只懂婚姻不懂恋爱;35岁到45岁只懂日子不懂婚姻,孩子、家庭压力很大,数着日子过;45岁到55岁只懂孩子不懂日子;55岁以后才知道自己是个孩子,心态回归到少女阶段。现在最牛的是80岁的老太太还吃醋,90岁的老头还敢跟情敌决斗,延续了人类已有的创造精神。

  后来文中提及贪官背后的女人们,进行总结归纳,挺有意思的。

  关于死亡:

  老子曾说过,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真正参透死亡含义的人能够更好的生活。读了冯先生这一篇,不一定会对死亡有全新的认识,至少会多少有些感悟。

  死亡是人生的朋友,也是人生的导师。这是对我触动最深刻的一句话。

  总之,一口气读完,感觉很精彩一本书,使你能够走进冯伦,走进他们那个年代,体会他个人情感和观点,感悟他人生和商业价值观历练的过程,品味他成功的智慧。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再谈如何提高全球交付保障能力

下一篇:"60 70 80"三代职场人同台PK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