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联合:新时期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

2016/10/4 19:42: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扩大出口、提供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空前的困难,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

  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扩大出口、提供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空前的困难,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薄弱环节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要想突破困境迅速发展,单凭自身缓慢积累很难见效,惟独走联合之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 联合

  一、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被中小企业所吸纳。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所创造的。中小企业每年为国家缴纳的工商税收占总额的40%左右。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中小企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四个方面。

  • 融资渠道不畅

  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问题更为紧迫,融资仍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最棘手的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一是由于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加上不少企业信用观念不强,不符合贷款条件;二是组织结构过于分散,担保抵押机制不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三是由于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等方面原因,本来应该和中小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阻碍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浙江这样一个拥有108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的省份来说,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的金融机构。

  • 人才建设面临挑战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中小企业的人才建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在吸引人才方面面临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都是来源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1)、企业规模小、稳定性差。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弱于大企业,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稳定性差,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大企业。

  (2)行业广、地域性强。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往往活动范围不广,地域性强,尤其是人员的构成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时容易形成排外的企业氛围,不利于企业引进新的人才。有的企业位于中小城市、城镇,甚至偏僻的地方,很难吸引人才。

  (3)企业对个体依赖程度大。企业稳定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持续正常的运作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而中小企业更多地依靠每个人的能动性,对个体的力量依赖性更大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也没有一个持续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也不利于中小企业人才的建设。

  (4)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 技术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强

  据调查,有超过半数企业的50%以上的设备属于70-80年代水平,有超过20%的企业其50%以上的设备属于70年代以前的水平。而中外合资企业的设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类所有制企业,其超过半数企业的80%以上的设备属于90年代的技术水平。在技术创新方面,发达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研发部门设置来看,发达地区最高为32.1%,欠发达地区25.9%,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分别为5%和2%-3%,新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分别为20%和5%-10%。由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的总水平都比较低,这是由于企业没有形成优良的技术创新环境和氛围、缺乏技术创新的物质投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流动性强,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困难。

  • 管理效率不高

  中小企业的战略核心是“业务”,生存是第一任务,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很少关注职能工作。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市场信息不灵,不能开发设计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是找不到具有合理回报的项目,投资利润低,因而缺乏投资热情。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能力不足,生产质量管理不严,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重大事件缺乏科学决策,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集体决策机制,导致中小企业的管理效率不高。

  资本、人才、技术、管理是软件行业四个关键驱动因素,面对当前市场激烈竞争形势,中小企业单靠自身缓慢积累是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更能适应目前的生存环境、发展壮大,惟独走联合之路。

  二、中小企业联合

  (一)、理论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之间的兼并活动更加剧烈,范围更加广泛,延续的时间也更加持久,对企业联合这一现象,不同的经济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试图揭示其生产的根本原因和本质特征。

  1、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将企业看作是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假定目标函数—利润最大化。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企业的合并现象时往往从纯粹技术和垄断角度出发,特别是跟随着维纳对成本曲线的经典考察,企业规模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它能够利用规模或范围经济的程度。具体说,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企业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行更精细的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也有利于企业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生产经营联合化和多样化,大量销售、大量采购和对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等。另外,与生产无关但与生产的服务有关的职能部门如监督、营销、人事、财务、分配、采购、研发等部门的聚积,避免了与此服务有关的固定成本的重复,或者至少平均降低了这些成本。19世纪末出现了大规模的、多功能企业的合并,它们被组织成U型组织,这种组织类型可以被看成是挖掘潜在规模经济的一种做法。

  2、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现代企业理论将企业看作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它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交易成本理论,其研究重点是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即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企业规模决定问题。其代表人物威廉姆森引入资产专用性这一概念来解释企业的兼并与联合。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如果初始交易夭折,该投资在另一最好用途上或由其他人使用时的机会成本会很高”。专用性投资的关键方面是,即使供方和买方事前要在竞争性的大量供方和买方中相互选择一番,但它们最后会形成事后双边垄断。在双边垄断下各方都想得到事后的共同剩余,从而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己有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危害了事后的有效交易的实现和事前专用性投资的有效数量。当资产的专用性投资变得更为重要时,用传统现货市场去处理纵向关系的交易费用就会上升。为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损失,节省交易成本,企业家就会采取兼并措施,把对手拥有的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资产纳入到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即实行所有权的一体化。

  3、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中,马克思从协作的角度阐述了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发展的规律。他认为:“协作的发展,会发展称出自己的组织方式或管理方式。”也就是说企业不同的组织形态是协作不断发展的结果,而管理方式也是由协作发展水平决定的。马克思从协作组织演化角度分析了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现象。随着协作程度的不断发展,组织方式自身也在发展“最后,正如工厂手工业部分的由不同手工业结合一样,工厂手工业又发展成为不同的工厂手工业的结合,形成一个总工厂手工业,在空间上不同的部门各有分工,互不依赖的生产。”表明企业间的联合是协作不断深化的结果,协作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劳动的结合以及劳动资料的集结,协作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在更大的范围内的共同使用,以及为同一目标劳动的人员数量的增加,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二)、联合的必要性

  1、联合是对资源利用的外向化。

  所谓外向化是指企业有利用外部资源的趋势。资源的有限性与市场需求的无限性是中小企业始终面临的主要矛盾,而技术创新压力、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瞬息万变的市场使中小企业仅靠其内部资源已力不从心。它迫切需要突破有形组织结构的界限,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2、联合是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现在买方市场用户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一对多”关系,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新形势下,企业必须有根据顾客的特别要求定制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即所谓的“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这迫切需要中小企业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发挥整体优势。

  3、联合是适应竞争的战略选择

  目前,中小企业大部分以独资为主,企业小而全,资源不足、竞争能力微弱,在产品细分市场上无核心竞争力。因此,调整传统单个资本发展模式,发挥反应迅速、机智灵活的比较优势,整合外部资源,以联合的形式实现共同的生存和发展,是中小企业适应竞争的战略问题。

  (三)、联合模式的选择

  1、走企业集群之路

  迈克波特提出:“企业群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在地理上集中。”

  企业群是一种松散的中小企业联合体,其特征:企业彼此在空间上接近,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企业间从事相同、相似、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相互间既竞争又合作。集群促进了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资源与信息的互补,从而使单个企业节约了资源,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等优势。

  2、实施企业间联盟

  联盟是企业快速成长战略,实质是企业之间的长期协定。联盟企业双方构筑一种长期协作关系,它超出了正常市场交易,又未达到相互合并的目的,弥补了中小企业的资源不足,并使中小企业在利用外部资源中提高竞争力。就西安软件人力资源的联盟为例,依据市场需求对人力资源的波动性要求,陕西金叶西工大、西安艾思普、西安信利等三家企业首先在人力资源上进行整合,共建“人力资源池”。三方通过制定共同的人力资源考核标准和使用条件等,将员工档案在三家企业内部公开,任何一家企业有某一方面的人力需求时,即可发单在联盟内部的“人力资源池”内进行寻找,使用结束后,则依三方事先约定的统一人力价格向该员工所在企业付费。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为企业有效减少了人员浪费,减轻了企业负担,更可以为企业提供使用“优质人力资源”的机会。业内企业间的人力资源互用,所使用的人员基本上已具备了一定的从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比起企业需要用人时临时招聘来的人员,无论从能力上、经验上都高出一筹。况且,这样还避免了业内企业间的“挖墙脚”,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利益。

  3、发展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是实体联合又叫资本联合的一种形式,它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股权联结为基础,由众多法人组织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具有多层次性,各层次企业以股权和契约联结起来,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同时彼此都是独立法人,按集团发展目标和规划独立经营,有很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和某种边界不确定性可使母公司、成员企业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形成最有效的集团规模和边界。

  4、采取虚拟合作

  虚拟企业组织是企业虚拟联合的一种模式,是由两个以上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依托信息网络资源,通过合作协议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以业务包干形式独立完成某一子任务块,通过共享彼此核心能力,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的统一体。虚拟组织是一种虚拟的管理方法,因为中小企业在各项功能上不够强大,需要借助外部功能的优势与自身资源相结合,以弥补自身某一方面不足。每个成员都负责专攻其价值链中自身最具有核心能力的部分,并为其他成员提供共享资源,以完成联合体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实现以最小投资获得最大效益。

  三、结束语

  联合是对我国中小企业资源的整合,通过联合优势企业、淘汰弱小企业,组成强大的联合体,提升我国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当前的使命和任务。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李嘉诚给年青商人的忠告

下一篇:领导如何使员工成为有效沟通者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