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三种非理性"健身"者

2016/4/12 20:03: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因为办公室离健身房很近,在过去的一年,身边不少人纷纷“以身试房”。不过虽然他们办卡的日期有先有后,与健身房维系亲密关系的时间竟都出奇之短。像我这种在一年时间内每周最少去四次的、健身房最不喜欢的会员,应该还有点资格来评点我

  

因为办公室离健身房很近,在过去的一年,身边不少人纷纷“以身试房”。不过虽然他们办卡的日期有先有后,与健身房维系亲密关系的时间竟都出奇之短。像我这种在一年时间内每周最少去四次的、健身房最不喜欢的会员,应该还有点资格来评点我身边的健身众生相。

第一种 团购型不理性健身

很多有过团购经历的人都知道,为了达到批发价的入门标准,他们必须拉满额定的人数,健身年卡也如是。如果说健身卡招募者本人还有点主动健身需求的话,后来者则难说不是因为被年卡摊到每月甚至每天后低廉的价格所心动。那一年间,我看到至少两位同事的MSN名字有招募健身年卡之嫌,而办公室同事中确实大多数都是冲着团购的豪华阵容去的。

心理准备仓促的前提,必然带来后劲不足的结果。这类人,热情在考察健身房硬件设施和选购健身服方面耗费得太多,以至于真正需要把热情倾注于健身的时候,蔫了。基本上,一年内他们大约只去过不到10次的健身房。团购得来的便宜货,若按单次付费来算的话,可以从容走进上海最豪华的健身房。

第二种 呼朋唤友型不专业健身

朋友曾经邀请我一起去健身房锻炼,我哼哼哈哈地顾左右而言他了。在我看来,健身这件事,和逛街看电影不一样,它不需要结伴成双,它只需要专注和毅力。

很多人都不能忍受在跑步机上单调地运动,觉得非要干点什么其他事才可以分散因机械运动而倦怠的精力。相邀健身房一叙的都是阿姨们,但是以我亲眼所见,她们确实把太多精力放在聊天八卦上面了,尽管她们觉得聊天运动两不误,但讲话的频率破坏了运动时匀速的呼吸既而影响了锻炼效果。所以对她们来说,一年的努力只换回一堆无效信息,身材还是该凸的不凸、该平的不平;但凡形单影只的人,身形都雕塑得可以,肌肉男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的,唯独留给人们一个满是背阔肌的背影。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健身本身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工程,也许只有本身枯燥乏味的人,才可以忍受那种关注数字变化甚过增添趣味元素的时光。

呼朋唤友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如果这个朋或那个朋友无法拨冗出席健身聚会的话,你自己多半也就懈怠地就此取消当天的健身计划了。这也是我反对结伴做事的原因——你永远无法控制事情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第三种 “面”型健身

面——北京话形容人不爽气、不干脆利落。觉得健身的工程很浩大,一想到锻炼前要换衣服,锻炼后要洗头洗澡,回家后要洗衣,畏难情绪就上来了,一畏难,人就面不叽叽地想,唉,那么麻烦,算啦。最近一个宣扬公交车让座的公益广告做得不错,画面上就是一个老人站着,乘客的声音作为画外音出现,他们都在互相挤兑让对方让座,话说了一箩筐,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起来让座。最后画面上的字是这样写的——让座,有这么难吗?

套用一下,健个身有这么难吗?随时在办公室放一个健身包,里面一套换洗衣服和运动鞋,到了点,拎着就走,有那个七想八想的时间,都走到健身房了。

以上的三类人,其实已经算是我接触的健身者里面,相对对得起这张年卡的人了。有的人,对健身的兴趣在将它激活前就消亡了,也就是说,那张卡,一次都没有被使用过。形容他们,“虎头蛇尾”已经不正确了,因为,他们压根都没有“虎”起来呀。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三八就是二十三

下一篇:商人必看:13个赚大钱的秘密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