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我留心观察了周围,基本上没有人喝白酒的,即便是喝酒也是喝啤酒,即便是喝啤酒,也只在桌子上放一两支而已。我83岁的奶奶前年来深圳时,都发感慨,说深圳人喝酒的少,而内蒙古人喝酒的多,象这么多人吃饭,早就是“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了。我9月在山东的培训,也是这样,白天上了课,晚上他们还要招待我,包餐而不是点菜,害得我少吃了不少当地的特色。因为他们认为吃饭是次要的,他们拼命灌自己和对方酒,并以把对方灌爬下为满足。当然我是打死也不喝!
和深圳培训酒吧的老板老乔,探讨起这个问题,他的意思是:成人之间是有面具的,喝酒了以后可以把面具摘下来,或者借着喝酒说出平常不好说的话,尤其是反对的、不满的、抱怨的话,这样可以充分交流,于是在酒的掩盖下,即便是说错了,也可以给自己找个借口:我当时喝多了。于是双方沟通得非常顺畅。这个道理我以前做业务时,也是明白的,当初也喝了很多酒。但现在做讲师了,我的自我是完整的,没有上司,我最大的上司就是我的老婆,没有人可以胁迫我,我是自由的,所以我就是不喝,你能把我怎么样?
爽!看看那些还在职场中混的人,哪里有我这样的自由,他们在江湖中,身不由己,于是幸福的感觉,笼罩了我的全身。
可这样的幸福也是有代价的呀,当初我在山东做业务员,卖海信的彩电。山东人喝酒的风气比现在还厉害,当时如果你不喝酒,那是简直做不了业务的,所以我也豁出去了,喝!于是在师傅的劝说下,在客户的要求下,我曾经把一高玻璃杯(12厘米左右)的白酒,在10分钟之内,分三口喝干。于是后来我只好躺倒了,大家也都知道了,小郝不能喝,以后劝的就少了。我发现这个办法很管用,后来每次见到新客户,都要说清楚自己不能喝,每次在他的压力下,我被灌醉,取得了客户的信任:看来这个小伙子比较实在,确实是不能喝酒。后来就有了只吃饭不喝酒的资格,业务也顺畅多了,客户觉得打款给我很放心。
不过我有个想法,为什么抽烟和喝酒,这些伤害人身体的事情,会成为文化?会成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大家比赛谁能让对方喝倒,也就是谁能让对方伤害自己,并以此为招待对方的最好方式?在逻辑上,我怎么也想不通!
人和人之间,难道不能开放一些吗?说对了就是说对了,说错了就是说错了,有必要用酒来润滑吗?即便是润滑,你们谈的是多大的生意?如果是上百万,上千万,上亿的大生意,怎么润滑,我觉得都不过分,喝完了酒,还要去K歌,去桑那再放松一下。谈那么点屁事,也要润滑,不是成本太高了吗?现在社会,工作和生活都是快节奏的,中午喝一顿,花两个小时,然后在醒酒一个小时。下午再喝一顿,再花两个小时,然后再醒酒一个小时,还要不要干活了?难道喝酒真的是工作?
幸福 啊幸福,我有不喝酒的资格,我可以有话就直说,这个培训项目,说不做就不做,谁奈我何?可这种幸福,也是有当初喝酒的代价,难那。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是真的。
还有哪些事情,是你职业的代价呢?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