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内耳组织解剖学来看,耳蜗整个动脉血液供应来自颅底大脑的椎-基底动脉环发出的内听动脉。内听动脉是一终末支,没有侧支循环,一旦发生堵塞时,不能由其他动脉血液加以补偿;此外,耳蜗毛细胞处于耳蜗中阶基底膜的中部,耳蜗微毛细血管到达毛细胞的距离比其他组织要相对长一些,尤其是外毛细胞,因此,氧气不论从外侧壁血管纹或是通过中轴的血管扩散到毛细胞是很缓慢的,耳蜗螺旋器氧供应常受限制,容易招致缺氧损害。尤其是耳蜗基底圈微毛血管到达螺旋器毛细胞的距离更长,由此耳蜗感受声波高频部分最为危弱,这些说明了耳蜗的天然缺陷,同时也说明了感音神经性聋为什么总是在高频部分,听力下降得多的原因之一。
再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生理氧化过程,有生理氧化就要消耗氧。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氧是维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主动运输和细胞兴奋性的必要条件。氧又是通过动脉血提供的
由上可见,氧的供应对保证内耳组织结构正常生理功能是何等重要。由此,在临床上,用吸氧疗法来治疗一些感音神经性聋,也就应运而生。
平常说的一个标准大气压是指纬度45度的海面上,温度为零度(℃)时,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大气压,它等于101.3千帕(760毫米汞柱),或相当于每平方厘米1千克的压力,它也称为“常压”。凡超过一个大气压的压力称为高压,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吸纯氧称为“高压氧疗法”。应用高压氧治疗所需的特殊设备叫加压舱。临床治疗时一般以“绝对压”表示。附加压(也就是舱内表压)加上常压(1个大气压)等于绝对压。我们在平时呼吸空气时,将氧摄入肺内,通过肺泡和肺毛细血管弥散进入血液,由血液循环送到人体各部,供细胞利用。人体的血氧含量表现为动脉的血氧张力,而组织接收供氧状态表现在组织的含氧量和储氧量以及组织内氧的有效弥散距离。在常压下呼吸空气时,动脉的血氧张力只有13.3kPa(100毫米汞柱),进入血液的氧绝大多数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而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液中(称为“溶解氧”)的量很少,每100毫升血液中的溶解氧只有0.3毫升,这时组织主要靠血红蛋白来提供氧。
如果我们吸入100%纯氧,这时动脉的血氧张力提高到86.77kPa(650毫米汞柱),每100毫升血液中的溶解氧提高到2毫升,这时血中氧合血红蛋白的结合氧只从18.2%容积提高到18.8%容积,可见变化不大。但是在氧的传递过程中,溶解氧更利于组
由此看来,利用“高压氧疗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目的,就在于提高血氧含量,增加血氧的弥散,加强耳蜗血氧供应,改善螺旋器细胞因缺氧而致的病损,以促进听觉毛细胞及神经末梢功能的恢复。从理论上讲,应用高压氧治疗感音神经性聋应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现已证明高压氧对突发性聋、外伤性聋以及梅尼埃病引起的聋都有一定疗效。
高压氧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具体方法是,在大型加压舱内,以压缩空气加压到2.5个绝对大气压,用面罩吸入纯氧两个30分钟,中间呼吸空气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高压氧有使心率减慢和收缩末梢血管的作用,看起来对治疗感音神经性聋似有矛盾,但在高压氧条件下,血氧含量和氧的弥散量都有很大提高,足以克服末梢血管的收缩作用。如在治疗前,为了进一步改善耳蜗微循环,提高高压氧疗效,在患者进舱前可口服烟酸或肌内注射妥拉唑林,促使周围血管扩张。在应用高压氧治疗期间,如同时使用血管扩张剂、代谢赋活剂或中药活血化淤药物(如复方丹参、川芎嗪等),则疗效可能会更好。
为什么有的感音神经性聋的人用高压氧治疗仍
感音神经性聋的原因很多,病程也不同,高压氧只能对部分耳聋达到治疗效果,因而存在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从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实践中体会患耳聋的病程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在患病1周内即开始治疗者,有效率可达78%;2周内开始治疗者,有效率为66%;超过2周才开始治疗者,则有效率猛降为7%。似乎病程2周是内耳病变由可逆向不可逆移行的临界线。此外,还发现有这样的规律性,低频听力损失为主者疗效优于高频损失者;耳聋不伴有眩晕者,疗效可能优于伴有眩晕者。当然,如病程过长,病情过重,毛细胞、听神经末梢缺氧时间太长,早已变性、坏死,即使一再扩张血管,加强氧的供应也已无补于事,因为时间太晚了。因此,对突发性聋应按急症处理,不失时机地予以积极治疗,方有恢复的希望;对患者来说,则应及早就诊,万万不可疏忽大意。在没有高压氧的地方,万一患了急性感音神经性聋,怎么办?在没有高压氧设备的地方,万一遇到感音神经性聋的早期,也可以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醣酐或5%~10%葡萄糖,内加烟酸或复方丹参、川芎嗪等药,在输液的中间,同时吸入常压氧(用面罩法,1个小时),每日1~2次,只要诊断正确,治疗及时,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