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控制人员流动是企业老板头疼的大事?

2016/10/8 12:37: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1997年之后的10年,浙商最典型的经营策略是调整市场结构,用国际市场需求来弥补国内市场需求的不足,用出口替代内销。但现在,浙商的这种路子,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1997年之后的10年,浙商最典型的经营策略是调整市场结构,用国际市场需求来弥补国内市场需求的不足,用出口替代内销。但现在,浙商的这种路子,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浙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和成长起来的现代企业家群体。浙商的巨大历史功绩,是用自身的崛起和成长,回答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两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资源配置的主体是谁?第二个问题,何为资源配置的最基本方式?浙商用它自身的发展告诉世人,民营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基本的方式。以民营化和市场化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

    浙商的历史非常辉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浙江目前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双重转换。在发展方面,浙江已经从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面临着发展阶段的转换。在改革方面,浙江面临着把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成现代市场经济的课题,即改革阶段的转换。

    面对发展阶段和改革阶段的双重转换,浙商也面临着自身的转型。浙商的转型有三大任务:首先是产业转型,其次是企业的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型,最后是市场的组织方式和交易方式转型。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已经成为浙商在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

    用市场结构调整代替产业结构调整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尽管30年过去了,浙商的产业分布基本还是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低加工、低附加值的传统轻型制造业,这种产业结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初中期,是浙商发展的优势。道理很简单,在中国经济刚起步的时候,所要解决的是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而跟温饱有关的是什么产业?就是吃、穿、用,也就是轻型的、以日用消费品为主的产业,这些产业是浙江的传统优势。

    从1978年到1997年,这20年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内需。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可以告诉我们,1978年出口需求对中国贡献的增长率是-5.4%,到1985年是-66.4%,而到1995年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增长率仅为0.3%。内需,尤其是以吃、穿、用为主体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非常巨大。1985年,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5.5%,1995年仍然高达45%。浙商的迅速崛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浙商的产业结构与同期的居民消费结构能够对接。

    但是,从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1998年到2002年,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刺激和扩大内需。原因在于这个时期中国的消费需求进入了一个过渡期。以吃、穿、用为主体的传统消费需求增长势头明显放缓,但是新的消费需求没有释放,因此整个中国经济内需不足,出现了通货紧缩。

    浙商从1997年到现在的10年中,在应对这种变化了的需求消费结构时,并没有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在这10年当中,浙商最典型的经营策略是调整市场结构,利用中国加入WTO前后对外开放的新机遇,用国际市场需求来弥补国内市场需求的不足,用出口替代了内销。所以在10年中,浙商的出口,浙江的外向型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995年中国对外贸易的GDP贡献率只有0.3%,2000年达到了14.4%,2005年达到了25.8%。1997年浙江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的水平。但是到2007年,浙江省的GDP是18640亿元,同年的出口却高达1298亿美元,按当年的人民币汇率折算,出口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这就是浙商应对国内需求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而是大规模地调整市场结构。

    消费结构变化带来挑战

    2003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出现更加明显的变化,内需结构变化开始加速。简单的概括就是: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从“吃穿”开始转向“住行”,与汽车、住宅、道路、电子通信有关的消费需求集中并迅速释放。

    有关的统计数字表明,1990年居民的消费开支中食品支出占55%,到2005年只占36%,同期,居民的衣着开支从13.5%下降到10%,相应的,交通通信的支出从1990年的1.2%提高到2005年的12.6%,居住的支出从6.9%提高到了10.2%,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消费需求结构开始了明显的变化。

    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浙商的传统产业结构面临巨大的挑战。那么,产业升级参照了什么样的标准?产业发展的基准或者说标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不一样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收入增加之后,越是跟吃穿有关的产品,对它的需求增加幅度远远低于与住行有关的产品。

    2000年,中国200户城镇居民家庭有一辆小轿车,2007年,100户居民有6辆小轿车,这是12倍的变化,而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充其量只增加了1倍多,而小轿车增加了11倍,弹性至少是10。

    道理很明显,为满足跟住、行、电子通信等广义的住行有关的产品需求,居民所用的不仅是现在的收入,还有过去的收入(储蓄)和未来的收入(银行贷款)。这一类产品需求弹性非常之大。而跟吃穿有关的产品,需求弹性相对较小。

    从需求收入弹性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浙商仍旧停留在传统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小的行业,那么由于这些行业的发展空间有限,企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结果是浙江经济在近10年中出现了“总量水平领先,结构调整滞后”的格局。

    总之,从“十一五”规划执行的前半期情况来观察,大致可以判断,浙商以国际市场需求替代国内市场需求的路子,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经济结构调整的三个途径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国际经济增长的减缓,美国次贷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已经对出口构成不利影响,降低了外需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力量。

    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加快,同时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也开始变化,环渤海湾经济区域的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浙商投资,导致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2004年起连续5年大幅低于全国水平,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和投资需求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力量。

从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来看,浙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宏观调控的紧缩环境,大量中小企业产业层次较低,又面临土地、劳动力、资金的三重要素约束,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中小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

    由此可见,浙商的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在今后的发展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应当成为浙商转型的重中之重。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致上应按以下途径展开:

    产业内升级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大力鼓励技术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浙江的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营销,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延伸,是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浙江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围绕改造传统产业这一重心来展开.同时,大力鼓励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传统产业的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产业间升级通过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来鼓励产业间的升级。在浙北地区,应当认真总结杭州在近10年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实现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并在杭州湾产业带进行积极推广,以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宁波和温台产业带,应当充分利用港口的资源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在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适度地发展新型的重化工业,加快产业的升级步伐。

    政府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的转型,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完全由市场机制引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可能会造成一些产业升级机遇的错失。个人认为,除了政府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的出台外,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战略的调整十分重要,政府应该摆脱“强县”战略的思维定式,进一步加大推进城市化的力度,通过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来构造一个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生产要素支撑体系与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当软件成为支柱产业

下一篇:看《汉武大帝》中的几个思考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