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新消费时代的特征就是消费的碎片化和多元化,那么,“碎片化”或“多元化”是如何发生的哪?事实上,之前的大众的、统一的、近乎标准化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的分裂并且形成了一条条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的河流,这其中,导致它们分化或分裂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而变化中的生活观念,通常可以用“概念(观念)”来表示。
因此,对于新经济而言,概念就是产品。是“概念”将模糊不清、一片混沌的生活方式,清晰的区分为一条条的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河流,并且引领着相同或相近生活观念的消费者走进同一片消费的天空,也就是说,相同或相近的顾客群体,并不是因他们的年龄相近或性别相同而走到了一起,而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或偏好而变得相同或近似,8岁的孩童和80岁的爷爷之所以会喜欢同一个产品(譬如玩具),是相同的“概念”(譬如好奇心)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一般来说,“概念”的影响力越大,席卷进的顾客数量就越多;概念的影响力越是持久,所对应的生活方式流行时间越是久远,相应的,它的商业价值也就越大。当然,你不必为你的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而感到孤单和寂寞,因为在一个无国界的网络化的真实世界里,总能找到与你兴趣相同或爱好相同的同道者,显然的,概念的巨大号召力就是概念的商业价值的所在。
因此,“概念”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它意味着企业必须准确的将有形产品镶嵌到无形的生活方式中,另一方面,它在拒绝或排斥不相干的生活方式。
·让“欲望”成为产品的驱动力
在某种意义上,没有一件新产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人的本性是欲望的,也正是在人类的这种本性的驱使下,人类才能不断地获得越来越多的物质进步和精神进步。欲望得到实现人就快乐,而实现欲望的直接手段就是消费。亚当•斯密说,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这里的生产只是实现人生快乐的间接手段。由于生产能为将来的消费提供基础,所以,生产的快乐效应实质是来自消费效应的副产品。很多人愿意付高价购买他们认为“真正的东西”的产品,就说明即使在贫穷的地方“欲望”也能够驱使人们购买。
欲望与需要这两个概念非常容易混淆。按照学者胡泳的说法,如果你想看时间,可以花10元人民币在街头买一只电子手表,也可以花上万人民币从专卖店买劳力士。在使用功能上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欲望诉求上却存在天壤之别。它证明了一个道理:在“需要部分”没有利润。当人们购买只是为了满足需要,他们就会寻找最低的价格,而不是那个很贵的产品。所以,真正的利润必定来自于满足人们的欲望,而不是需要。
欲望是营造物,它们不是真正的需要。欲望来自大脑,而需要来自身体。欲望是心理上的要求,而需要是生理上的要求。它们不是由生命本身造成的,它们是由意念营造的。一般意义上的需要,有周期性的特性并且周而复始,而欲望则是无止境的,总有新的欲望会无休止地产生出来。正是由于欲望这种不知厌足的特性,所以欲望本身产生的消费也是无止境的。
现代商业的法则之一,就是让“欲望”成为产品的驱动力。按照财经界流行的“微笑曲线”概念,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是新技术、新理念让产品价值上升,而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则是品牌运作、销售渠道也让产品价值上升;惟独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环节、装配环节,处于抛物线最底端且利润微薄。如何尽快摆脱“同质低价”的恶性竞争局面,已成了许多中国企业苦苦思索的难题。
“顾客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现在不知道,将来也不会知道”,斯蒂芬·布朗教授的诤言,让我们听来如同是在给企业洗脑。面对一个个企业都绞尽脑汁考虑如何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方便购买的渠道、喜欢的时间提供商品,布朗教授却摇着头说:不要去服务需求,而去创造需求;不要轻易满足顾客的需求,而是去吊他们的胃口,而所谓的“吊他们的胃口”,在我看来,就是让“欲望”成为产品的驱动力。
第一,“欲望”是尚未发生的消费需求。
既然“欲望”是尚未发生的需求,那么,“发现、满足、适应”等等一类词语,肯定不适用于欲望。事先假如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等等,其实是很荒唐的。只有当顾客看见了那个尚未谋面的产品或服务时,他才会突然间恍然大悟:这就是所渴望的产品。事实上,用质量或效率来竞争,早已过时,它也是最低层次的市场竞争策略,当前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处在这个层次,它假定了已有的产品或服务是有需求的,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那些相同产品或行业的企业,就处在了激烈的红海市场竞争中,它是以打败竞争对手为目标、而不是以改变顾客需求为目的。因此,一般来说,只有“概念(新概念)”才代表着“满足欲望”的可能。
第二,“欲望”是从实物走向心理的过程。
“产品是用来使用的、而不是用来欣赏或体验的”,这是典型工业企业时代的老黄历,事实上,当下80%的产品或服务,都必须同时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两种功能,并且呈现出了“审美功能”逐渐大于“实用功能”的倾向,它的实质代表着顾客的消费要求从实物走向心理的一个过程,这其中,“欲望”消费就成为了这种转变过程最显著的特征,它的言外之意是说,无论一款产品它的使用功能多么的强大,只要它不符合我的某种审美要求(譬如颜色、形状等等),我依旧不会去购买它,这其中,颜色、形状等等就代表着从实物走向心理的过程,换言之,颜色、形状等等才代表着顾客的购买欲望。
第三,“欲望”最大特点就是满足“偏好”。
“偏好”是工业时代所厌恶的一个词,因为“偏好”往往代表着小众或分众,它与“大众”是背道而驰的。虽然工业企业也很想满足顾客的“偏好”,但往往由于生产流水线的限制而不能,一旦试图满足“偏好”,往往会因“小众”的缘故而导致不规模而不经济,因此,工业时代最喜欢的词语,最多也就是预期----虽然“欲望”略等于预期却又有所不同,“预期”隐含着消费目标是确切的意思,只是还未见到满足预期的产品而处在期盼等待中,而“欲望”却是没有明确的消费目标或指向。好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满足“偏好”成为了可能,这就是基于网络的“订制”----是“订制”使得满足“偏好”,成为了可能,从这个意义来说,未来的每一个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或者说,不使用互联网这个技术的企业,在未来没有生存的可能,而这其中,是“欲望”改变了顾客的消费预期。
第四,“欲望”是被概念(新概念)所引导。
当顾客不知道自己的消费欲望走向何处时,它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概念(新概念)”所引导或牵引。我的一个观点是: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产品和产品的竞争,而是社会意义上的生活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竞争,而牵引或引导生活方式的那根牵引绳,就是概念----是“概念”将原本统一的、大众化的标准生活方式,并且成为了一条条的生活方式的涓涓细流,虽然它们也许并具备“大众”所拥有的数量,可它们依旧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再想找到“T型车”那样的大众市场,将变得难上加难,而逐渐分流、分裂的生活方式,才是未来个性化商业世界的本质,这其中,概念或新概念,扮演着牵引绳的作用。
毫无疑问,“概念”或“新概念”之间的竞争,代表着最先进的市场竞争策略。我把这种市场竞争层次,称之为“泰山法则”,它是一层压一层的累计:第一层,是质量和效率的竞争,第二层,是品牌与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第三层,就是概念和生活方式的竞争。而从顾客的角度(也就是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也呈现出了一种由低到高的次序:第一层次,满足需求,第二层次,满足预期或偏好,第三层次,满足欲望。
一般来说,“满足需求--满足偏好--满足欲望”所对应的企业竞争策略,就是“质量和效率的竞争--品牌与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概念和生活方式的竞争”三种不同的竞争策略。这其中,“概念”之间的竞争,无疑是最高等级的市场竞争策略。
因此,让“欲望”成为产品的驱动力,既是摆脱“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循环,也符合越来越个性化的消费潮流,一方面,它将消费提前到了尚未发生的消费层面上,另一方面,它代表着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逐渐提升的过程。一般来说,“满足顾客”通常是用质量或功能来完成,而“创造顾客”则是通过“让欲望成为产品的驱动力”来实现,这也是“满足顾客”和“创造顾客”的本质区别。
企业的发展除了顾客需求驱动力之外,还有技术驱动力、产品驱动力、生产能力驱动力、销售方法驱动力、配送方法驱动力、自然资源驱动力等等,而最后价值的驱动力,就让“欲望”成为产品的驱动力
·归纳和创造“概念”
那么,如何归纳和创造“概念”哪?
“概念”是高度抽象的产物,一方面,它代表着产品或服务的本质特征,是对于产品或服务的高度概括;另一方面,它在引起或点燃顾客未知的消费欲望,使得尚未发生的消费成为了可能。
我们常常说,“创造顾客”比“满足顾客”更伟大,而事实上,创造顾客的方法或技巧,通常就是由创造出新的概念来完成的----是新的概念引起了顾客购买的意愿,而顾客的意愿通常又代表着顾客的欲望,所以,发现并满足顾客的欲望,就成为了其中的关键,因为欲望是尚未发生的消费,而新概念才能够引发它。
业绩较为逊色的公司在战略思维上往往被一种思想所支配,这种思想就是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增长的公司对于赶超或打败对手并不感兴趣,它们并不特别关注客户之间的差别,而是从客户所看重的一些东西中寻找共同点。
中国是个白酒消费大国,在此之前,通常都是以价格表达或解析白酒行业高、中、低档市场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古井第一家提出了陈酿酒概念,但由于对其内涵、市场定位和战略规划不足,结果事与愿违,直到茅台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等酒龄的年份酒,真正意义上的年份白酒才算起航。
“年份酒”这个新概念的推出,使得茅台成功的地绕过了白酒市场上的价格天花板。随后,大中小白酒企业纷纷进军“年份酒”领域,由此展开了混战。据了解,高档白酒的年消费总量每年保持15%的增长幅度。众多白酒企业都将目光盯向了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其中“年份酒”更成为市场争夺的焦点。销售额排前100名的白酒企业有近60%推出了“年份酒”,年销售总额不少于50亿元。
目前,“年份酒”的标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茅台的那种存贮年份,做为酱香型茅台酒的年份酒,他们完全是以存贮的年份来命名年份酒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年份酒是用多少年窖池所酿造的年份酒。五粮液公司表示:“酒质与微生物有着巨大的关系,在白酒中,不同年代的窖池所酿成的酒质量是不同的,所以五粮液年份酒的标准将主要依据发酵窖池的年代来定义,而并非是存贮的时间”。
对于行业来说,标准是面放大镜,能够发现并清除鱼目混珠者,明确并规范“年份酒”游戏规则。欺骗源自制度缺失,而制度的制定及完善有赖于行业领先企业负责任的参与。五粮液的“标准”,尽管乃一家之言,但因其破题而引发的争议、产生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催熟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尽快出台。仅从这一点上看,五粮液何尝不是为白酒行业做了一次有价值的努力。
当下流行的“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其实就代表着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概念的阶段,而标准本就是“年份酒”所有争执的核心。进入这个点,也就进入了“年份酒”领域的核心,形成了茅台与五粮液直接对话的新态势。
因此可以这样说,是高度抽象的“概念”,把白酒产业的竞争引入了一个新的竞争状态,而“年份酒”这个新概念的推出,基本上代表着高度抽象的“概念”,可以或具有以下的归纳和创造“概念”的共同特征。
第一,它不关注顾客之间的差别,而是从顾客所看重的一些东西中寻找共同点。
“共同点”而不是“差异性”,才是创造概念的本质特征,显然的,它与我们之前所接受的营销教育是如此的截然相反,事实上,所谓的差异性,其实是从企业或产品角度来说的差异,而从顾客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要比差异性更重要。“年份酒”的新概念,就是“酒是陈的好”古老概念的重新演绎,这其中,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显然要大于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假如关注差异性的话,那么,将重新回到白酒行业的高、中、低档的市场变化的老路上去)
第二,它并不关注产品的实用功能,而是特别关注顾客的生活方式。
它的正式提问,不是基于产品的“它是用来干什么的?”,而是基于顾客的“它代表着怎样的生活方式?”就如同“床是用来睡觉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一样,假如仅仅是讲究产品使用功能的话,那么,它们之间将没有本质区别,最多,仅仅具有质量上的好与坏的区别,这也是所谓“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所在。手机的小巧,代表着它的方便或便利,而手机的蓝颜色,则代表顾客个性中所喜欢的那一种颜色。相同的产品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才代表着相同产品的不同。因此,“方便、便利、颜色”等等类似的词语,才代表着用来概括产品的概念性词语,而“通话”仅仅代表着手机这个产品的使用功能。
第三,它并不关心产品本身的定义,而是更关注产品定义中的那个限制词(即“定语”)。
“年份酒”中的关键词,不是酒、而是年份----是“年份”把“陈酿”的概念演绎了出来,而它演绎的思维方式,则是以“年份”这个特定的的定语方式把它界定出来。15年、30年、50年、80年等等酒龄的年份酒,代表着酒是以年份来定义的意思,同样的,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上,采用定语式的概念比比皆是,象芦荟排毒胶囊的“排毒”的概念,迅速波及、影响和感染了无数消费者,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概念之中的定语,比概念本身更有意义。
·用概念战胜概念
就如同坚信“汽车一定会战胜马车”一样,每一项新产品的成功,无一不是因为创造新的概念、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以及由此创造了新的市场所致。
“手表”这个产品,可以基于两种概念来概括它:一种是计时功能,另一种是身份炫耀,之前的大名鼎鼎的瑞士手表业,基本上就是以这两种概念而闻名于世:要么表示精确,要么表示身份,尤其是后者(身份的象征),更是使得手表这种机械产品走向和辉煌和顶峰。
可是,瑞士的斯沃琪公司(Swatch)却另辟蹊径:既不表示手表精确的计时功能、也不表示它昂贵的身份炫耀,而是把手表定义为了情感的象征。
“情感”究竟能不能够成为一种产品?一般来说,情感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很难变成一种企业产品。假如有人宣称手表不再是手表、而是一种情感产品,恐怕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但是,瑞士手表业的巨头斯沃琪公司的掌门人哈耶克,却这么坚定的做了,他重新定义了手表的概念:手表不再是普通的计时工具、也不再是精美高档的奢侈品,而是传递个性和情感一种“情感产品”。
正是把“手表”定义为了“情感”,才使得曾经衰落的瑞士手表业获得了神奇般的翻身效果:既然手表代表着某种情感传递,那么,它为什么不可以象每天换衣服一样,根据不同心情而拥有第二块、第三块……乃至更多的手表哪?
事实上,斯沃琪公司现在每年都会推出200--300种新款手表,分别代表着年轻、新鲜、刺激、时尚、活力等等不同的情感表达。也就是说,物理意义上的生活空间,总是相对固定不变的,真正拓展了新的商业空间的因素,取决于人的心理情感空间。当手表不再是传统的计时工具、而是成为一种情感产品时,人们才会由通常一生只戴一块手表,走向一个人拥有多块并且代表不同情感的手表新时代。
高度抽象的“概念”,此时成为了企业翻身的法宝。什么是消费?一种定义是指消费者对物品或劳务的消耗;另一种定义是指消费者意义上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归纳和创造“概念”,既表示消费者的一些共同点,也表示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不同。
基本上可以这样说,是“情感”这个新概念,战胜了传统的“精确”的旧概念,而它们之间上演的市场竞争,只能用“一个概念战胜了另一个概念”来表示。
当然,失败的概念也比比皆是,总是给企业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产品定位错误,销售对象与目标消费人群错位,结果导致整个营销方案失败。某著名阿胶品牌原来把产品定位在补血的人群,后来与中国某著名策划公司合作进行了一次详细周密的市场调研,结果才发现有60%以上购买阿胶的人群是冲着滋补来的,根本不买补血的账,近来它们放弃了打造“中国补血第一品牌”的目标而向打造“中国滋补第一品牌”转变,市场反馈相当不错。
中国的保健品市场,深陷‘概念-市场-概念’的怪圈中,御苁蓉的概念是“温补肾虚”,排毒养颜胶囊的概念是“排除毒素”,红桃K的概念是“补血快”,昂立一号的概念“调理肠胃”……诱使保健品企业如此决策的,则是业内盛行的‘概念’炒作,似乎保健品寿命短,信誉低全是“概念”惹的祸。这种说法的意思是:“产品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或者技术上的创新,完全是利用文字或者广告形式把一个人为设计的理念推广出去,达成人们对这个产品的认可”。
“概念”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事实上,概念的背后隐藏着消费者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概念打败概念的实质,是一种生活方式打败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欧倍德是作为倡导DIY(自己动手)商店概念的先锋,致力于给“能工巧匠、建筑爱好者和园艺爱好者提供一切所需要的商品”人们欣赏这里的周到随意———你想“DFY”(自己动手),这里提供各种加工服务工具租借,你甚至可以用欧倍德提供的房型和材料为自己盖一所房屋,人们惊讶这里的应有尽有。欧倍德公司创建于1970年,是国际上最先创建家庭装饰市场的著名跨国连锁集团。它在全球连锁店超过467家,企业规模名列德国第一、全球第四。
然而,在欧倍德作为一个“外来物种”来到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的时候,却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严重不适应,经过一番忽左忽右探索之后,不得不宣布“欧洲才是欧倍德的战略发展重点”,拱手向竞争对手让出了中国这片堪称巨大的建材市场。
显然,“自己动手”这一体验式营销已经在欧洲盛行,在欧洲,消费者已经把家庭劳动看作是一种乐趣。尽管有广泛的市场调研,却竟然没有“发现”中国的消费者“没有自己动手(DIY)习惯”。他们这才发现,需要在中国顾客中开展“自己动手”的布道工作,让中国顾客爱上“自己动手”,从而成为欧倍德的信众。显然,这种营销方式在中国可能还有一段路程。
因此,概念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种生活方式,反过来说,假如没有相对应的生活方式的支撑,那么,概念就成为了飘荡在空中的海市蜃楼,它意味着这样一个新的结论:创造一个伟大的新概念,在于培育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