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几天王石却遭遇了来自网友的空前责难,起因是万科向汶川灾区捐助额度与其企业实力不相符。有网友表示,王石正在失去他们的尊重。
5月21日,情况发生变化。这一天,万科决定在原200万元捐款基础上再追加1亿元。万科此举出乎许多人意料。但是,来自网络的责骂并没有因此停止,有人说这是王石应对信任危机的手段。
也就是5月20日前后,王石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郑重表示,在大家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灾之时,自己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并为此真诚道歉。
这就是王石,不改从善如流本色,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人格。
这几天,随着救灾的深入,人们的心情平和了不少。再回头看王石当时说的那些话,其实并无大错。实际上,此前马云也表达过类似观点。马云被人骂得轻一些,是因为当时马云捐得确实比万科多。
在不合适的时间说了一句正确的话,于是王石和马云有了同样的结果。平心而论,如果换了没钱人说那样的话,绝对叫清醒。他们错在太有钱。
危难之时施以援手,到什么时候都胜造七级浮屠。热血沸腾之下的慷慨解囊,到什么时候都在情理之中。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热血沸腾下的决定,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化色彩。而企业经营,恰恰最忌讳“脑子一热”。有人发出清醒声音:捐助是自愿行为,是爱心的自由表达,无论多少都要感谢,不要让捐助成为“身不由己的摊派”。
姑且不论孰对孰错。单就王石此次经历来看,他显然为当初一个多余的解释付出了代价。在大多数人眼里,王石之所以赢得他们的尊重,是因为他从不随波逐流,极少有一般生意人的俗气,而这被认为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大智慧。王石固有的客观理性,以及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别的不说,就国家一直努力调控的房价而言,万科一降价,全国房价立即下调,比许多政府文件都管用。当然,万科以及王石也从公众(实际上就是万科的消费者)这一印象中得到了好处,公众将他们对王石的好感,直接转嫁为对万科品质的信任。这就是万科一直稳坐中国房地产头把交椅的原因。
这,就是企业家形象的力量!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聪明如斯的王石看来,因为吝啬那几千万、上亿的捐款而丢掉来之不易的“责任型企业家”形象,实在是得不偿失。于是,我们再次看到一个幡然悔悟的王石。
就这一点,我们足可断言王石“中国企业家榜样”的形象不会倒。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