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制下,企业发展困难重重,政府只监不管,准确的说,只传达国家对企业管理的政策,没有督促管理的能力,导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混乱,一旦形成了混乱而政府无法监管的情况才留强去弱,大的兼并小的,名为优胜略汰的管理措施,其实这是一个恶循环,也是导致民营企业没有巅峰期就到衰败期的原因,往往大多数聪明人的做法是半路收手,挣钱了就撤了的做法。只有少数人在自身管理队伍健全的情况下,规模式发展的企业进入了巅峰期,或者及时改变了发展模式的情况下,或合资或被大企业兼并引入正规管理模式的情况下进入巅峰期,那么其他的则被淘汰或者转行重组。导致国家资源60%以上循环被新的小企业使用,国家资源利用率低下,产品质量低下,这样的东西不断被中国自己的市场消化,而那些合格的高质量产品却被用于出口,这就是中国市场只能拥有自己的垃圾和国外的垃圾的原因,国外的垃圾再残次相对与中国市场来说也是较好的,导致中国的技术发展缓慢,当然除了国家政府出资研发的除外。
以上叙述为前提分析国内民营企业发展历程:
初期自然是夫妻式营业模式,这样企业占50%,还有伙伴式营业模式,这样的企业占30%,还有其他各种大规模或合资或集资等营业模式。
夫妻作坊在发展的过程中便于协调管理,用人随意,人事流动最大,甚至没有人事系统,就是招人、辞退人。进入发展后,大多会以开分店模式发展,自己负责进货、发货,而雇佣店长以其经营,这样的企业发展到最大只是接下某个大型品牌的代理权,而没有自主经营管理发展的能力,他的最用发展以代理公司的发展而决定。
伙伴式企业,竞争意识强烈,细节作为严密。进入发展后行政架构引入较早,人事系统使用较广,负责权限各有分工,却不利于整体发展,各司其职,部门协作力差,勾心斗角极为严重,再发展中期会较早进入优胜略汰,排挤掉合伙人,以便更好的控制及发展。其它营业模式规模较大,部分提前进入夫妻作坊中期发展模式,最终结果随合资或代理的营业模式公司而定。当然其中也有意识到这些情况的经营人,提前摆脱或者转型重组的,那么只有这些少数人将进入企业发展的巅峰期,最终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争锋。
说了这么多的前提与分析,终于进入了主题。“民营企业重利不重管理,然跨度发展后因管而难。”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主要还是中国体制决定的,企业注册随意且混乱,没有政府管理,没有最优的企业管理模式,导致以上种种。要说中国企业发展有发展很大的,却顶不住一次危机事件,原因何在,就在与中国体制与国情。上述看起来貌似是愤世嫉俗的阐述,却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阻碍,企业发展的最终形态应该是,健全的、合理的、自主的管理经营,创业人只需要查看报表和显示收支就能做出下部决定的,而提供这些东西的是有着企业提供着非政府要求、控制的薪金、福利,在企业工作的每个人拿着进入企业就享受着应该的薪金和福利而自觉作为的情形。说到这里已经无法继续阐述了,感觉快要脱离主题,但是这些客观前提是企业发展管理的硬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