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领导艺术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领导者的性格

2015/12/9 9:42: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

  《前清秘史》的开播着实让北京电视台的制作人们尝到了创新的甜头,根据尤晓刚导演之前拍摄的相关电视剧画面作为牵引,再由著名史学家李亚平先生撰稿和主持,作为之前畅销书的作者《帝国政界往事——“大宋实录”、“大明实录”》的作者,李亚平在美国生活多年,不仅史学修养深厚,难得的是视角更是独特,语言诙谐幽默使得观众往往深陷凝重深沉之际还常常可以发自内心的笑上一回。
    
     精美的故事画面在加上睿智的学者点评,让《前清秘史》这样的历史专题纪录片可以在春夏之际的电视剧黄金档交战之余获得众多观众的青睐,看上去似乎得来全然不费功夫,但深究其中,不禁生出一个疑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追寻前人的踪迹,历史对于平凡人群的你我来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启迪呢?
    
     清明的假期虽然短暂,但人们踏青的游兴却丝毫未减,在前往北京郊外路上,车辆逶迤不前,只晒得车中的人出了一身细密的汗水。不过就在踏进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一瞬间,汗水似乎刷的一下消失了,这个古老的园林至今还透露着一股清冷的味道。漫步在近似荒野的湖边突然感觉内心有点哀伤,曾经的那个夜晚,这里灯火通明,烧杀抢掠之声震耳欲聋。美丽的园林一瞬间化为灰烬,想起哲人的一句话,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悲哀的。但铭记历史也许是一种痛苦的经历。而在游园之后的傍晚坐在电视前观看李亚平先生的解说,看着画面中康乾盛世的繁华京城,突然想起白天看到的那已经废弃了两百多年的宏大水法遗址,一种奇妙的滋味涌上心头。也许正如黄铁鹰先生所言,人们常常是善于忘记的,所以才必须有人来记述历史,告诉大家曾经发生过什么。
    
     其实最近中国出版界已经发生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很多新派历史学家的书籍往往销量很好,李亚平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撰写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图书脱离了以往明史的窠臼,从具体的人物下手鲜明的还原了宋朝和明朝的历代皇帝的本来面目,将他们的喜好与政治理念都做了详尽的分析,对于赵匡胤的描述十分精彩,使得人们对于后来的宋朝吏治的由来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在国外早已掀起了热潮的黄仁宇先生的系列著作如《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也在国内拥有了不少的追捧者,即便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网络小说领域也出现了诸如《新宋》等解析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制度合理性的科幻小说,而去年易中天等人在百家讲坛等系列节目中的讲义也被先后成书面世成为了这两年中国出版界的一大亮点。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已经是到了信息化普及的21世纪,历史相对于未来学来说在人们心目中依然还是一门真正的显学。至于我们到底能从中获得什么启迪,冯仑在自己的自传中曾这样讲道,他为了研究民营企业的发展,搜集了很多有趣的历史书籍来自己研读,其中包括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鲁迅的《韧性的战斗》、贝思飞的《民国时期的土匪》,还有一本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水浒的组织结构》更是让他大呼有趣。有人说冯仑是地产行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冯仑自己则表示很多时候面对前无进路、后退遗憾的情势,他的重要方法之一正是从历史中挖掘和学习。正是在对于历史的研读和感悟当中,冯仑发现想在人生的路上投资并有所收益,有所回报,就必须懂得连续地正向积累,他开玩笑说,一个瓷器,你埋在地下一万年,它就是个文物,从财务报表上来说,时间越长,回报也越高。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原理其实也就是这么简单,巴菲特从上小学开始就用300美元进行投资,到现在拥有400亿美元,他的投资原则很简单就是一个是买对,一个是长期持有。长期有多长呢,他往往对很多股票20年都不动。从历史中寻找,就像李亚平一直强调的那样,历朝历代的兴衰成败往往都和其中的人密切相关,历史就是人的成长史,清朝入关前夕,皇太极的励精图治与崇祯皇帝的彷徨犹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换言之,就像肖知兴一直赞赏的那样,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我们往往可以从历史中,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获得感悟并完善自己的领导方式。而当我们在MBA、EMBA的课堂中学习的,其实也是其他企业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历史。这一点,商场和战场从来都是一个逻辑,成王败寇没有太多的同情分可以加。我们往往一直寻求的还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罢了。不过,对于所有历史学家来说,让他们往往感到困惑和迷茫的则是,正因为这是已经发生的往事,即使拥有再翔实的史料,也都是经历着口传手授的个人观点。将这一点点的灵性羽毛编制成为霓裳舞衣从来都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而最反叛的学者如彼的·德鲁克则强调,小说和诗歌也许是人们探究管理和社会更好的材料。小说看似是虚构的,不经意,甚至有穿凿附会的嫌疑。但往往正是由于作者对于现实中典型人物和特殊事件的深入感受经过了内心的缜密思索后才可以得到的福音诗篇,从而它看似虚构却句句都有着现实的踪影,更加强烈也更能震撼人心。
    
     因此,当看到这本《领导者性格》的书籍时,它的副标题更是惊世骇俗的呼应了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的想法——从文学故事中透视管理。本书的作者小约翰夫·L·巴达拉科先生是哈佛商学院商业伦理约翰·沙德教席教授,他曾出版的《沉静领导》和《界定时刻》等书曾先后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对于这本深入浅出充满戏剧色彩的图书,扬·罗必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安·M·富奇先生曾表示:“我不是一个喜欢读经管书的人,所以经管书读的不多,但这本书却是我一直钟爱的,它深入探讨了当今领导者的现状与困境,为人们提供了质疑和挑战自身的工具。审视自己的内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领导外部。”而对于小约翰夫本人来说,写作《领导者的性格》正是他在管理学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推动了这个特殊议题的产生。小约翰夫表示:“直到最近都很少有人关注组织的领导者的内心生活。相反,企业首脑被当作某种实验室动物,似乎只要设定好了环境,他们的行为就可以得到控制。计效付酬的体系,特别是与股票价格的挂钩,使人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给企业首脑们服下合适的丸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股票期权),合宜的行为就会出现。当这种做法引发了问题时,加强惩处和鼓励透明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被动过了,有点类似向不听话的老鼠施加更强的电击和照射更强的灯光。”
    
     但事实表明,这种仅仅通过奖励和惩罚等硬性手段完成的领导力塑造过程最终达成的结果也是浅薄和虚妄,往往也会将原本前程大好的企业引入歧途,用一位领导力专家的话说,企业家往往处于变幻莫测的境地,必须从容应变才能获得上佳的策略,而这些简单用幼稚园中的奖惩手段来鉴定他们的做法往往会使得人们趋利避害更加短视。因此,《领导者性格》一书希望人们能够更加重视对于领导者全景心态的把握,不仅仅把这类人描述为一个追求财富和权势的单向度群体,而是通过富有戏剧冲突的中短篇小说和剧目,描绘出有关商业领袖的全面的、复杂的画面,揭示出他们内心的挑战和痛苦以及矛盾,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成功和失败的本质原因。
    
     正像其中的一章所描述的那样,菲茨杰拉德1939年写就的小说《最后一个银坛大亨》,描写了一位极其成功的商人门罗·施塔尔,他初次登场时,正处于成功的巅峰,很多人看到 的都是他光芒四射神采飞扬的一面,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正罹患严重的心脏病,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虽然他的医生数次警告他,但施塔尔依然我行我素,天天处于紧张忙碌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停下来休息一下的意思。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施塔尔如此无视医生的警告,为什么他不能学会放松,或者用今天的话说,他干吗不能停下脚步,闻一闻玫瑰的芳香呢?
    
     小约翰夫认为,其实这个矛盾现象,正揭示人们常常忽视的一点,领导活动并不像什么简单的想见的那样是一场华丽的商业秀,实际上更像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跋涉,绝非一次令人激动的冒险。施塔尔过着标准的经理人生活,每天要应付排得满满的日程,令人头疼的谈话和各式各样的危机压在身上。每天的工作都多得做不完。他看上去就是一架运行良好结构精密的机器,20年来的习惯其实很难改变,他在干着他最“爱”的工作的同时却已经忘了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肉体意义的人。很遗憾的是,像施塔尔这样的尽心竭力的经理人为了表达自己是谁,自己的重要性,却往往忘了自己的初衷,将工作变成了苦役。书中有好几次,菲茨杰拉德把施塔尔比作伊卡洛斯,希腊神话中那位用蜡作翼逃离监禁的神奇人物。在父亲警告过他之后,他依然飞得离太阳太近,蜡翅融化了,他坠海而死。可是施塔尔和伊卡洛斯有一处关键的不同。伊卡洛斯因为自己的狂喜而飞近太阳,那一刻他的激情难以自抑:高空飞翔的危险正是其吸引力的一部分。施塔尔的动机却不一样,他过分投入,常常到损害自己的地步,他过于想要证明自己却忘了要给别人真心的承诺,他并没有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欣慰,常年的焦虑和自我怀疑深得他面对一个黑人渔夫对电影的评价时狂怒不已,他没有问过自己“我渴望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爱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实就好像伍迪·艾伦曾经说的那样,成功有80%是表面文章,这一观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的。管理工作通常很难做,有时琐屑不堪,有时一波三折,有时疲惫至极。领导者往往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而越是深陷其中也往往会损害到自己的成长和健康。本书的作者认为,在这种无法逃避的前提下,经理人最应该做的往往是退后一步,审视一下自己在普普通通道一天中日常活动,其中的哪一项引发了最大限度的关注、想像和对细节的投入,从这个过程中出发学习也许会大有裨益。而从这角度出发,工作也只不仅是领导人所作的事情,它定义了他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由此领导者的工作更像是一种创造性的承诺,对员工的、对股东的、对社会的,但更多的也是对自己的,这一点才是一切的基点。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领导艺术是人性化的行为艺术

下一篇:领导者应该做什么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