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万科王石以“拐点论”、“降价风”、“倡导四十岁前不要买房”等言论屡屡打破行业潜规则,引发争议与轰动。但透过他的高调,我们能看出王石种种言论的背后的阳谋。
阳谋背后,是万科在2008年第一季度非常漂亮的财务报表。 4月8日,万科A公告称,2008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销售面积114.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1.0亿元,分别比07年同期增长82.9%和119.1%。其中,公司2008年3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面积71.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6.8亿元,分别比07年同期增长147.1%和227.5%。2008年的房产熊市,尽管态势不明、形势不好,但对于万科,却是熊市牛奔,再次把梦想照进现实。
漂亮的财务报表、一路窜升的销售业绩是对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最好的解读,这充分体现万科在行业危机中所表现出的未雨绸缪与临危不惧。
阴谋已死,阳谋当道。行业危机,避无可避,王石把阳谋智术运用得游刃有余,既为自己的经营赢得口碑,避免了行业危机殃及万科,又给社会民生带来正向效应,有效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在是一石二鸟的“良商”举动。
(1)对“房超所值”的理性回归
近几年,房价飙升,已远远背离了房子本身的价值。普通民众面对令人咂舌的房价,不得不“心有余而钱不足”。而房产开发商则借助高价风,大发“高价财”,房子的使用价值逐渐从“遮风避雨”的住所向投机的商品转移。
房价被哄抬,不乏非理性成分,如开发商的投机、消费者的从众购买等。然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最终会发挥作用。房价在短时期间内上涨过快,只是房市短期浮华的表象,过高的房价早已超过大多数人收入的增长速度,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抑制,再加上政府接二连三的强势政策引导,房市最终出现低迷。
王石顺应市场需求,提出“房价拐点”,并率先降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房价对消费者购买力的限制,唤醒了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也有利于房价的理性回归。
正如万科某位负责人所说,“自主需求比例提高,恐慌性抢购心态消失,投资性购房淡出,住宅企业对于未来过于乐观的预期逐步修正,这些都说明市场的心态已经逐渐调整到位,长远来看,也只有一个以真实需求和理性预期为基础的市场,才能够支撑行业的健康发展。”可见,万科降价这步棋在整个房地产业都是一步“救市”棋。
(2)现金为王,变现为大
成也资金,败也资金。对于房地产,顺畅的资金链至关重要。房地产商,只有“财大”,才能“气粗”地谈生存与发展。市场萧条时,充裕的资金更是企业救命的稻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倒在资金链断裂上。
2008年万科的发展主题是“虑远积厚,守正筑坚”,这说明王石早在2007年的盛市就有了危机感,看空2008——2008年楼市有可能出现萎缩,销售业绩、利润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2008年,万科一改增加土地储备面积的势头,主要把精力放在变现上。2008年第一季度,万科总共增加项目7个,总建筑面积86.75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量土地储备面积减少四成。从前文所提到的万科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万科的销售业绩在危机突击中走了单骑,并没有受到房产寒冬太大影响。
通过降价,万科有效实现了变现,得到了大量回笼资金,打出了维持生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王牌。
(3)领跑的先驱
对于王石的种种行业“行业越轨”行为,同行中愤慨者居多,甚至把他当作“害群之马”。但就是这位敢于打破行业常规的叛逆者,所交出的答卷得到了社会最好的评语。这是因为,无论是“拐点论”、“降价风”,还是“年轻人四十岁前不要买房”,都是可以拿到阳光下晒晒的正面言论,顺应政府宏观调控的大势、响应民众要求降价的呼声。同行不买王石的帐,眼睛雪亮的消费者却愿意王石的账,不但王石、万科被扣上“有社会责任感”等顶顶光鲜的帽子,也得到了很多看得见的实惠,万科的销售业绩即是证明。
况且,万科的降价做的也不是赔本的买卖,降价后,仍有很高的利润空间,万科稳赚不赔,真正实现了名利双收。万科以退后一小步的代价获得了前进一大步的机会,他做了领跑者,获得了更多社会的馈赠。所以,他成了房地产业的先驱。
物极必反,低谷之后,必有陡峰。房地产业也不会持续走低,当前的寒冬只是黎明前的黑暗,熬过了,必然会出现曙光。王石以阳谋取胜,储备了大量资金,为高潮的到来赢得漂亮的转身。而广大房地产商,仍在房市低迷的尴尬中步履维艰,能不能撑到黎明来临还是个未知数。所以,提醒广大房地产商,该降则降,嘴硬不是硬道理,现金才是杀手锏。唯有降价,才能在房产牛市到来时真正搏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