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让我们跟着历史的镜头,回到中国企业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看看那个时候的企业文化。
1977年,那时粉碎“四人帮”时间还不长,全国人民在新的“再建十个大庆”的号召下,开始了“新的长征”。
只是,那时参与长征的企业只有一种企业,就是国有企业。当然,那个时候,还不是叫“国有企业”,而是叫“国营企业”。形式上呢,把大多数单位喊“工厂”而不是现在的叫“公司”。
作为中国计划经济的一个部分和一个环节,中国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中国国家总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生产计划是由政府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的,原料是由国家的经济计划部门统一价格下统一调配的。所以,有时难免会出现一种古怪的经济现象:云南出产上等烟叶,却产不出上等香烟,因为国家有规定,云南的烟草要运到上海,由上海的工人来生产。自然,生产出来的香烟由国家统一包销。
在这种模式下,石油、煤炭、电力和工业用水的价格也都是国家规定好的,产品做出来了,由国家统购统销,这个时候,企业如果有企业文化,那就带有国家文化的特征。
现在呢,完全不一样了,企业是老板自己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有一次,笔者到一家企业去采访,刚好晚上企业有活动,老板说:“李记者,今晚请你看看我们的企业文化。”
原来,企业员工吃饭后,有一个活动时间,干什么呢?跳舞。地点:职工食堂。
看着黑压压的人群,看着企业老总如此深情的投入,笔者也大受感动,加入了跳舞大军里。舞会结束后,赞叹:“的确是很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没想到,老板回过头来,笑道:“什么狗屁文化,你知道吗?十年前,因为我流浪街头,没钱进舞厅,有一次,还被舞厅的保安给打了出来。现在,我就自己开舞厅。这不,我的企业天天晚上都可以跳舞,想怎么跳就怎么跳,跟我自己开了个舞厅有什么两样?”
记者哑然。
原来,一个老总有这样的权利,为了一己之好,将企业文化定义为自己的游戏。
不久之后,听说这个老板又将集体跳绳改为企业文化了。
如果企业老板或经理人都这样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搞所谓的“企业文化”,那员工就要受苦了。有些企业领导者,总认为自己是太阳,而其他人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则是“行星”,中层管理人员是“月亮”,普通员工是“小行星”,大家都按这种规律地转来转去,美其名曰: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很容易形成独裁文化。
独裁型企业文化往往具有很强的公司政治色彩或官僚作风,诸如不注重相关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保持传统的企业文化或坚持固守自己一手建立的企业文化模式,导致企业行为方式过于僵化或保守,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同时,企业老板或经理人禁锢他人,特别是束缚企业内部职位较低的员工开拓创新、实施新型经营策略的行为方式,同时还排斥他人的思想异动倾向,甚至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打击报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老板或经理人往往把自己定位为企业文化的“缔造者”,把自己“任命”为企业文化的总设计师。
这种所谓的文化不过是一场儿戏,把企业当成自己手中的玩偶。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