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市场营销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渐行渐远的"百思买"

2016/9/15 18:05: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撤离,从北京开始2月29日,位于北京建国门外大街1号的国际贸易中心内,百思买的北京办事处突然人去楼空,而北京的员工也全部被遣散。百思买突然的“撤离”行为,引起了业界强烈关注。普遍的观点是:这极可能是百思买因为

  撤离,从北京开始

    2月29日,位于北京建国门外大街1号的国际贸易中心内,百思买的北京

    办事处突然人去楼空,而北京的员工也全部被遣散。百思买突然的“撤离”行为,引起了业界强烈关注。普遍的观点是:这极可能是百思买因为在华扩张受阻,而开始调整发展思路的征兆。

    然而,百思买的相关负责人很快发表声明进行澄清,称“此次关闭在北京开设了3年的办事处,只是百思买的一次内部调整,采购方面的工作已由上海和深圳的有关部门负责”,并且,“北京办事处就两名员工,而且短期内也没有在上海以外的城市,包括北京和广州开店的计划,所以撤离北京‘没啥大不了的’。”

    但此番表态不仅未打消人们的疑虑,反而更加深了人们的揣测。于2006年设立的百思买北京办事处,其主要职能是政府公关、家电采购和在京选址开店,而它甚至比2007年1月开业的上海第一家百思买门店更早设立,这充分说明了在百思买高层的心中,北京这个城市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据统计,北京、上海两地的家电市场约有400亿的市场容量,可称得上是中国家电市场名副其实的“双城记”,又怎会成为百思买放弃的对象呢?

    业内人士对此的意见十分相似:此举是百思买与国美股权合作加速的标志。

    国美电器在收购大中电器后,又已成为三联商社的控股股东。目前,国美在除南京、安徽、徐州以外的国内市场均获得了区域领先的地位。而业内此前曾盛传,百思买将以在华所有扩张成果,包括在上海的门店和之前收购的“五星电器”的资产为筹码,来获得国美部分股份,但并不谋求控股地位,以达到在华扩张的目的。就在去年5月,国美电器总裁陈晓也曾公开表态,“在不丧失控制权原则下,将考虑引入包括百思买在内的战略投资者。”双方的眉来眼去仿佛印证着这样的传言,如果百思买与国美达成换股协议,那么百思买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就毫无意义。也许,这才是百思买撤离北京的动机所在。

    扩张乏术的百思买

    然而,即使不考虑百思买目前所面临的“阶段性”问题,回首百思买进入中国后的历程,我们也不禁为这个全球最大家电零售巨头在中国的惨淡表现所侧目。

    百思买进入中国是在2003年,历史可谓不短,然而表现却与它的盛名不符。截止到如今5年多的时间内,百思买仅仅在中国开设了上海徐家汇一间门店,与在中国市场开设了1000多家门店的国美和600多家门店的苏宁相比,百思买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字辈”,国美副总裁何阳青曾毫不客气地评价道,百思买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的地位已经被边缘化。不少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评价则更为刻薄:“5年内不把百思买放在眼里。”在国际市场傲视群雄的百思买,缘何在中国却沦落到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的地步?

    5年的时间里,百思买“不作为”的表现,其实正反映了它一直未能找到一个真正适合中国的运作模式,而这也是造成如今百思买不伦不类局面的症结所在。要知道,国美、苏宁的疯狂开店并非盲目,在家电连锁行业,谁掌握的门店数量越多,谁的话语权越大,对下游消费者及上游供应商的影响力也随之越大。百思买进入中国后,既不能顺利复制在美国的成功经验,又不肯放下身段,走上国美、苏宁已经摸索出的成功之路,那么它的困窘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其5年开不出第二间店的表现,已经不能用惨败来形容,更是成为了家电零售行业的一大笑柄。

    其实,百思买的第二间店筹备已久,原本定于2008年元旦开业,但直到2008年3月底,新店依然难觅影踪,百思买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店迟迟未能开业是因为“店内装修的问题”,但同行业人士纷纷对此“嗤之以鼻”,有分析人士透露到,百思买的新店未能如期开业,是因为未能获得商务部的批文。据了解,根据商务部规定,凡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开设新店,必须获得商务部审批。百思买的新店受阻,正是因为一直未获得商务部的批准,该分析人士表示:这进一步说明了百思买在中国的“水土不服”。

    外患之下,内忧丛生

    在百思买还未能将“千呼万唤”的第二间店变为现实之前,它还必须接受另外一次严峻的考验。近日,从百思买内部传出消息,众多百思买的老员工纷纷跳槽,并转投至其竞争对手国美、苏宁旗下。百思买再次遭遇到沉重打击。

    据知情人事透露,让百思买老员工纷纷出走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百思买违背了最初的承诺。在百思买在华第一店开业之际,百思买曾承诺员工,在百思买工作会有很多的升迁机会。然而,百思买进入中国后一直“按兵不动”,让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受挫不少,近日,在百思买好不容易决定要开第二间店后,新店店长并未从公司内部挖掘,而是从“易初莲花”空降一位区域经理担任百思买在华第二店的店长。新店长上任后,大量招收的是原来在易初莲花的员工,这让许多在百思买辛苦一年多的老员工感到了“背叛”的滋味,从而导致了大面积的人才流失。

    此外,工资待遇不及同行,也是百思买老员工出走的原因之一。据悉,在百思买实行的是固定工资模式,一线员工所能拿到的固定工资约为每月2500元,对比拿促销提成的国美、苏宁员工而言完全不具备竞争力。而更让员工们感到没有希望的是,在百思买中国工作一年后,他们依然没有看到加薪的可能。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认为,“百思买员工的出走,是百思买在华经营继续恶化的标志。”而它最根本的原因,依然是百思买在华发展严重滞后所衍生的恶果。

    面对着近些年竞争对手纷纷疯狂扩张的举动,百思买的“无动于衷”让它失去了与本土家电零售巨头们一较短长的最后机会,在如今国美、苏宁双巨头把持市场的格局之下,可以说,百思买再想翻盘的可能性已接近为零。现在百思买的当务之急是一边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开店,一边笼络住已经涣散的军心,那么,以后怎么办?

    此前一直被人们所议论的“与国美换股”计划只能又一次被提上前台,尽管该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双方的亲口证实,但有分析人士一语中的,百思买在中国的经营思路亟待调整,实业扩张已经无法挽救百思买的命运,而通过资本控制从而实现在华发展的模式,也许已经是百思买的最后一丝希望。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简单的复制:行动比思考更重要

下一篇:借势体育营销的二八定律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