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呢?现实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博弈和困境,在人治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博弈之中,每个法人之间其实都是充满诡秘的博弈。要想走出这种困境,我们必须了解纳什均衡,在不稳定的竞争困境中寻找到一个均衡点,以平衡困境中双方的力量和收益,最终达到最佳收益效果。
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在供求关系中,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均衡。所谓纳什均衡,它是一稳定的博弈结果。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此时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支付将会降低。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纳什均衡点存在性证明的前提是“博弈均衡偶”概念的提出。
所谓“均衡偶”是在二人零和博弈中,当局中人A采取其最优策略a*,局中人B也采取其最优策略b*,如果局中人仍采取b*,而局中人A却采取另一种策略a,那么局中人A的支付不会超过他采取原来的策略a*的支付。这一结果对局中人B亦是如此。
也就是说,在博弈的双方,在原定的博弈策略中,彼此可以达到均衡,而一旦有以方单方面改变策略,那么不改变策略的另一方将利益将向改变的一方倾斜,如果跟随改变策略,那么双方将同时受损,博弈将进入更残酷的均衡中。一旦有双方的实力变得越来越悬殊,实力差的一方的均衡将彻底被打破,从此受制于实力强的一方,最终可能面临失败。所以,在博弈中,如何保持彼此实力的均衡,这是竞争双方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那么,在现实中我们如何走出困境呢?
对于竞争关系中的博弈来说,实力相当的两个竞争对手或几个竞争对手而言,应该在博弈中采取竞合的策略,共同防御第三个对手进入,以保证竞争的平衡性,维护共同的利润空间,比你死我活的争取市场占有率更重要。这样才可能保证自己对大的收益,而不至于陷入价格竞争或者资源消耗战的囚徒困境中。对于实力悬殊的竞争双方来说,实力强的要在博弈中获得利益最大化,则有可以采取先发制人的竞争策略,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以牺牲短期的收益将对手逼进死胡同,来达到长期的收益,才是最佳的策略。而对于实力弱的一方而言,采取维持巩固自己的市场优势或者引入第三方的方式,以改善竞争实力的平衡尤为重要。
对于合作关系中的博弈来说,如何避免像《投名状》中的自相残杀,以保证合作双方利益最大化,让双方都能够开足马力进行互惠合作,而不是彼此猜忌相互防范的权谋。那么寻找利益共同体,便是维持合作关系中的博弈均衡点,一味地谋求私利的最大化,往往是利益的最小化,因此引入合理的机制和制度,以保证合作双方利益共同体的不断放大,对于合作中双方走出困境的最好办法。制度化和机制化的合作模式,将双方进行利益捆绑,以格力和经销商合资建立分公司的模式最为经典,经销商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市场做到最大,而不用担心企业进行扁平化的割脚行为。企业也不用担心因为经销商的做大,影响企业的执行力,造成市场的潜在危险——因为经销商的反水,而使市场失去控制。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原本属于合作方的经销商,已经被纳入到了企业内部,成为企业的一员,企业的成长和收益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经销商自身的利益。有效的合作机制,比简单的利益关系,更符合作双方的利益。
对于雇佣关系中的博弈来说,以往采用的模式就是最大限度地掠夺员工的剩余价值,这种博弈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员工的创造性越来越低,员工的主动性越来越低,久而久之就会让一个优秀的员工变的平庸。而对于未来而言,企业或者领导如何最大化地激励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以满足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才是最关键的。剥夺剩余价值的模式比激励创造价值更重要,这样才能让组织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说,安利的模式其实最值得我们学习,是因为它将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其实,博弈困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利益双方或者多方,过分地考虑自身地利益,而不去谋全局,而不去考虑别人的利益,结果自然会造成困境,让彼此都无法走出惨烈的竞争和谋略,最终让双方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像吸食鸦片一样,博弈其实会让对立的双方上瘾,而变得乐此不疲,最后疲惫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