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管理实务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中国企业都是怎样被搞垮的?

2017/3/28 13:09: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除了国企之外,很多盈利能力不强的企业,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差,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公布,不知道让多少私营企业倒闭;2008年国家出口政策的调整,也不知道让多少出口型企业面临危机。

  
     除了国企之外,很多盈利能力不强的企业,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差,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公布,不知道让多少私营企业倒闭;2008年国家出口政策的调整,也不知道让多少出口型企业面临危机。
 
  因此,我们总结为:某些企业没有了政策就不能活,我们希望他们早些没有政策支持;有些企业与政策相关,政策一变,可能他们就面临危机,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3、被股东搞垮
 
  说被股东搞垮,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股东怎么会搞垮自己呢。但是在现实中,这种现象不是少数。笔者曾经在一家集团公司工作,亲眼目睹了股东之间矛盾和竞争,和将整个集团搞垮的整个过程。一旦股东之间不再相互信任及支持,相反还相互拆台,那么这个企业就很难去正常运作。当然,存在股东矛盾将企业搞垮的,中小企业还是占据多数,毕竟大企业的体制相对完善,不容易被股东搞垮。
 
  股东搞垮企业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股东要求分家产,原有企业被分崩离析;第二种:股东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股东之间相互排挤,相互倾轧,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作;第三种:股东之间发生政治斗争,涉及诉讼,长期企业内耗最终导致企业关门。
 
  5、被家族搞垮
 
  也许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太多了,企业多了自然会良莠不齐;再加上家族企业比较多,老公老婆兄弟姐妹共同管理企业的情况比较多。在企业创立的初期,家族成员帮助老板掌管企业,或者业务或者财务,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企业一旦上了规模,大多数家族成员所具有的很多弱点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当然笔者不是认为家族的人不如外人,而是大多数出示创业的家族成员在眼界、心胸等方面弱于社会招聘的外人。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中小型的私营企业,可能有半数以上,都是家族成员在掌管财务或者采购。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这些企业,也许他们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似乎五年前和今天,这个企业都没有多少进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恰恰是企业管理的问题,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又是家族式管理模式。
 
  不过,家族式模式不应该归责于家族成员,罪魁祸首还应该是老板。这就如古代的帝王,不是宦官误国,而是昏君误国。
 
  6、被经理人搞垮
 
  经理人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笔者在此所提到的经理人是指企业的总裁或者总经理,是具体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角色。
 
  有专家讲,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也的确如此,好的职业经理人是有,但是的确综合素质高的不多。另外有些好的职业经理人,又不一定能遇到好的企业主,这是一个悖论。因此,往往是有能力的人没有去掌管企业,偏偏一些能力不是很够的人去掌控企业的命运,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中国有很多职业经理人是从销售做起来,由于在做销售期间有着良好的业绩,最终得到老板的信任,使他们荣升为企业的总裁或总经理。这类职业经理人,如果让他去主管一家贸易型的企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企业主可能所经营的企业涉及到的领域又比较多,可能还包括生产、研发、技术等。
 
  大多数经理人只懂得销售,对其他领域不够了解,在具体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危机。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广大读者可以仔细想一下,在你的一生中,你遇到过几位称职的职业经理人?
 
  7、被客户搞垮
 
  有人认为客户是为企业赚钱的,怎么会搞垮企业呢?当然在一般来说,客户是为企业赚钱的,没有客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但企业也要看和什么样的客户合作,并不是什么样的客户都有价值的。
 
  有的时候企业不能过于只依赖于少数的几个客户,因为一旦与这少数的客户断绝合作关系,企业就会转入危机状态,倒闭也很有可能。在前些年就有些中国的企业与国外的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合作,当这些大型连锁超市突然提出停止合作时,那个企业就一夜之间进入困境。
 
  上面的例子还是相对来说不是很严重的后果。在中国每年更有数以千计的企业,因为客户拖欠货款问题走向破产。很多企业为了市场占有率,为了推广产品,大量的铺货或者实施月结等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很多呆账、死帐,部分企业就因为欠账问题,最终走向垮台。
 
  8、被资本家搞垮
 
  笔者说的资本家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上提到的资本家,而是指现实社会中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本来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是企业主在贷款的同时也要注意企业的经营业绩,因为一旦经营业绩不佳,不能如期归还贷款,银行就可以让企业宣布破产。因此也可以说,你的企业倒闭如果是因为贷款问题,责任也不在银行,而是你自己。但是银行确实是让企业垮台的一种因素。
 
  除了银行之外,还有一些诸如投资公司等,也可能为企业带来灾难。也许你的企业的经营业绩还是不错的,并且是一家市值很好的上市公司,但是可能在突然之间,企业就不属于你了,因为你企业的大部分股份被其他人突然收购了,企业的控制权已经不在你的手中。
 
  综述:
 
  其实笔者在谈论“中国企业都是被谁搞垮的?(第3页)”这个话题的时候,有时自己都感觉命题有点牵强。但是又感觉这个标题是那么的恰当和贴切。面对中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笔者真的感觉有很多话要说。
 
  也许是中国企业起步的比较晚吧,也许中国的企业主还没有长大,中国目前的很多中小型(占绝对数量)企业存在太多的问题。笔者禁不住想去呼喊几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企业主的注意: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
 
  实际上,当我们仔细研究以上这八个搞垮企业的“人”时,决定企业发展的因素还在企业主、老板个人!归咎到底,中国的企业都是被中国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主自己搞垮的。(文/大道若水)
 
  当然股东搞垮企业的原因还有很多,笔者只是列举其中几个。有人说,中国人是不能长期合作的,早晚会分家,这个道理在企业管理领域一样适用。
 
  4、被专家搞垮
 
  这个世界专家真是太多了,随便到大街上收集一下名片,就能找到各式各样的“专家”名片,什么营销专家、管理专家、策划专家、金融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等等。
 
  很多中小企业就是在企业发展的某些阶段听信了这些专家的话而最终垮掉。
 
  其实,也许专家的某些观点是对的,只是专家也不是神,专家的专业性也是有局限的。某些人可能是营销方面的专家,但是可能对管理一窍不通;有的人可能是策划专家,但是可能对行政管理又一窍不通。但是中国很多老板却是迷信某些专家,认为某方面的专家说的话都是真理,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的企业。
 
  在前些年,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主张招聘专才,但是这些年一些跨国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已经改变以前的观念,他们更愿意去招聘复合型的、通才型的员工。
 
  当然也有一些真正的专家搞垮企业的案例,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程度问题。国内有很多大学教授出来办企业,但是成功的却是少数;这些教授不能不算为专家,但是又有几个专家的企业办的比较成功呢?好像很少。
 
  有权威机构调查,欧美企业平均寿命是12.5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约3-5年。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如此短命?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搞垮了这些企业?当然,有人可能要问,是不是说的太严重了,谁能特意去搞垮一个企业呢?的确,可能没有哪个人会刻意搞垮一个企业,但是某些人却在企业垮台的事件中扮演了一个反面的角色,尽管他们不是有意的!而且有些人的行为,也是不可原谅的!
 
  1、被政府搞垮
 
  说是政府搞垮的,实际上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而已,因为政府是不会去有意搞垮一个企业,只是有的时候政府的一个中性的行政行为让某些企业一下子承受不住,最终走向垮台。广东健力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一个原本相当优秀的企业最终被当地政府送上不归路。佛经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念经的和尚把经给念歪了。当年三水政府不愿意4.5亿卖给李经纬,而愿意3.38亿卖给一个没能力的张海,剥夺了李经纬等人的购买权,对健力宝内部人和外部人是不公平的,并且最终葬送了健力宝品牌。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败局中的一个重要案例。
 
  其实健力宝的事件在中国绝对不是只有这样一个案例,如果我们去追究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我们可能会感觉非常寒心,因为那些干预企业投资与管理的所谓的少数政府官员,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少企业管理的常识,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带领某些企业去走向成功。这是一个商业上的悖论,但是又客观存在的。一些不专业的人或者说不懂的人去管理专业的人,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
 
  政府行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情况不仅仅这样一种,在前些年这样的案例是更加多,比如云南玉溪药业,也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案例。案例非常多,笔者在此就不详细絮叨了。
 
  2、被政策搞垮
 
  有人讲,在中国办企业,要想快速成功,有两个路线:一个是走官商路线,上面有人企业好办;另一个是走灰色地带或者钻法律的空子。前一条路,典型人物要算胡雪岩了,成功在官,倒闭也在官,当然胡雪岩已经是历史人物了;要说就说中国的国有企业,有多少企业不是与官存在这样那样的关系,政府不支持,一下子不知道要倒掉多少个国有企业。后一条路线的,我们可以谈谈商界奇才——史玉柱,当年推广保健品,巧妙躲避《广告法》的限制,让多少中国人民成为他的消费者。
 
  当然,我们现在谈的是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试想今天假如政策不再向国内某些老国有企业支持,真不知会有多少国有企业倒闭。因此,如果说是政策搞垮,倒不如说:没有政策某些国企就不能活。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管理从这里开始

下一篇:老板是最终的买单者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