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贴吧 >> 物流

[医药保健] [IT] [食品饮料] [日化] [服装] [汽车] [媒体] [金融] [通讯] [家电] 

按 分类 筛选:

城市里的"穿山甲"

[1412/0]

  • 吧主

    他们每天在前进的惯中寻找生存支点。

      他们每天接触各色人等,漠然旁观着社会的隐私、暧昧甚至丑陋。

      他们每天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年复一年,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

      电影《周渔的火车》中,周渔遇到一位粗犷且具有男性魅力的出租车司机,在出租车司机的追求下,她对有自闭倾向的诗人丈夫的爱情发生了动摇,于是她每周在丈夫与情人间穿梭……

      这部电影的侧面,使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充满了浪漫的可能性。而现实生活中的他们不过是喧嚣城市中最漠然的旁观者——每天接触各色人等,关于社会的隐私、暧昧甚至丑陋,早已见多不怪。

      他们必须每天在前进的惯性中寻找生存支点;他们是广播电台的最后拥泵;他们比你我更多一些世故和必要的戒备心理;他们和交警"对话"的时候要打掉牙齿咽进肚子;他们通常有胃病和颈椎病,也有痔疮和前列腺炎;他们受到歹徒袭击的危险更大;他们日夜奔忙,把一家老小的牵挂抻得很长;他们的话语五味杂陈,是生活原味的音响版;他们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年复一年,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

      采访中,记者每次都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从司机的视角出发,感受城市的万千气象,感受美丽与奢华、机会与危险。

      夜班出租车司机,总会让人想起午夜的收音机和车窗外一排排掠过的晕黄灯影,想起隐藏在夜幕深处的紫色鬼魅。夜班司机有上路不久的新手,也有轻车熟路的老手,还有边远区域的外来手,不管是把什么手,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开夜班不会超过3年。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准备练好技术或者攒些钱,去作白班司机甚至转行——他们无比渴望尽快结束昼伏夜出的生活,早见天日。

      当城市醒来,当人如潮水马如龙,当玻璃幕墙的僵硬建筑把城市变幻得光怪陆离,白班出租车司机又是以怎样的频率开始了阳光下的劳作?

      "穿山甲"觅食

      穿山甲说:我把细长的舌头伸入蚁穴,用舌上粘性唾液引诱蚂蚁聚集,然后收缩,我吃饱了好继续工作——充满腥味的土壤因为我的拱动而变得富有弹性。

      开了近4年出租的韩师傅,每天早晨最痛苦的时候是在拉开车门的一瞬间。"条件反射,手一碰车门儿,屁股就像针扎一样疼。"韩师傅说他现在没有别的追求,为出租车公司服务,为石油公司服务,为交警队服务,为老婆孩子服务,最后是为自己每天中午的那一碗牛肉拉面服务。

      韩师傅每天早晨六点钟出车,晚上六点钟收车。当记者说每天跑这么长时间,每月收入肯定不少时,韩师傅似乎有点"急",声音也提高了一倍:每天如果按八小时跑,我连"份儿钱"(承包费)都挣不够。每天拉够了份儿钱,才敢长出一口气!我当过兵,还吃得起这苦,有许多老哥们儿都不干了。

      在全国范围,出租车司机正处于一种严重透支健康的工作状态。

      对于他们的抱怨,大多数出租车公司的解释是:出租车处于超饱和状态,另外,黑车屡禁不绝。

      但是出租司机却认为某些出租车公司太"黑",司机与公司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出租车公司成了一个只有高额利润而没有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对此,出租汽车公司大喊冤枉:"出租行业执行的是不定时工作制。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司机干得多就拿得多。我们是国家的公司,能剥削他们吗?"

      按照有关规定,公司在与司机签订承包协议时,可以收取运营保证金和车辆抵押金。而承包费的具体规定(份儿钱)是:每车每月800元。有出租汽车公司专门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司机每天平均毛收入在300元左右。这样算来,司机的平均月收入应该在9000元左右。除去每月油钱、管理费、修理费、承包费、雇人费用等,刨去其他损失,每个月纯收入绝对不会低于2000元。当记者把这笔账说给出租司机听时,司机们普遍反感:这是拿我们当机器算出来的账!要得到这些收入,我们得一年365天不休息,每天干满13个小时!

      除此,因为更多地与交警打交道,白班司机的火气相对猛烈,他们常常抱怨交警总是躲在某个隐蔽的要道,专等着"撕票"。

      交警与出租车司机之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采访中,有的交警认为,出租车司机队伍是一个宽泛的就业群体,来自社会各个层次,其中包括下岗工人、无业青年和外来打工者,存在着素质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管理,运营时违章带客现象严重,事故发生频率高,必将给城市交通管理造成麻烦。

      但交警们同时认为自身要多与出租车司机沟通心声,严格要求,树立公仆服务意识。

      "穿山甲"的历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青岛,"养车"是跟"万元户"划等号的概念。在出租营运尚未规范管理的时候,计价器是无形的,车费是在唾沫横飞的战役中"一斧子""一榔头"侃出来的。出租车不喜欢满城瞎撞,纷纷靠在车站、码头、机场或宾馆门前,只等几个大买卖,就可以去喝啤酒吃海鲜了。

      渐渐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小公共"在青岛的历史性退出,出租车行业被荣升为"窗口行业"和"城市名片", 因为它关乎到本地形象,便成立了专门部门严格管理,就是说谁想进入出租行业,除了要具备经营的基本要素外,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发放的运营执照。为了避免"过度竞争",管理部门对准入数量作了控制。这样一来,运营执照便成了身价不菲的稀缺资源。

      采访中,还有司机抱怨保证金定高了,对此,多数公司的解释是:如果收得太少,司机们没有风险意识,把车开跑卖了怎么办?

      据一位业内人士说,公司最希望的是每辆车每分钟都在运营,所以,有时候就不得不放宽招聘条件。招聘时,缺乏严格考核,又怕到时出问题,因此要求司机事先交纳数量可观的保证金,便成了公司保证收益的便捷方式。

      对于全国出租车普遍存在的共性弊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祥阳多次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行业垄断和缺乏科学管理,导致出租车行业的大部分利润并没有在国家、公司、司机之间合理分配。作为劳动者的司机和作为管理者的公司,相互间的关系扭曲,有的甚至演变成机械的雇工和老板的关系,许多公司的管理严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出租司机的合法权益屡受侵害。从法律上说,保证金作为担保的一种,应当以特定的债务为其担保的对象。合同中明明规定,保证金的担保对象是"车辆价值"和"营运收入",却同时规定司机解除合同时也要扣除保证金。这时,所扣除的保证金又充当了违约金,这种目的上的模糊不清,侵害了司机的权益。

      不久前,《北京青年报》的一条消息让北京出租司机多少看到了一线希望:新的出租车企业经营机制正在北京市20家出租车企业试行,准备今年全面推行。新机制的核心是:企业成为经营主体,承担市场风险;出租车司机是企业的员工,享受国家规定的职工福利:出租车归企业所有,是司机的劳动工具。

      "穿山甲"大比拼

      出租汽车行业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公用事业之一,在运送人流、物流的同时也在快速传送着社情民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满街"林肯"的是美国,"奥斯汀"跑在英国,而奔驰在德国的正是"奔驰"。

      如果将中国几个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VS"一番,得出的结论是:北京的司机喜欢和乘客说话;上海的司机需要说话才说话;广州的司机几乎不说话;成都的司机则喜欢和自己说话。

      广州的司机为什么不说话?首先,广州人喝汤成瘾但不是"话痨";其次广州人说普通话比较困难,而乘客大都来自五湖四海,也就愈加兴趣索然;其三,广州交通拥挤,司机开车必须全神贯注,早已养成开车时不说话的职业习惯。但记者以为最重要的,还在于广州的国际化城市的商业属性。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早已习惯了依照契约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也深知必须兢兢业业才能更好生存的硬道理。司机与乘客的契约,是安全快捷地送达目的地,而不是闲聊天。况且,上班时说闲话,是违反劳动纪律的,也不符合敬业精神。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就没有这些观念,他们不愿意把自己和乘客的关系简单地看作雇佣关系,更不愿意把乘客当货物运。如果一路同行半句话没有,那不是人情索然吗?所以,北京的出租司机宁愿把汽车当作茶馆,把乘客当作茶友,而且"腰里掖着一副牌,见谁跟谁来"。更何况,北京市民哪位不是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或"发表政见"的"政治家"呢?如此一来,每个人讲起国家大事、国际形势来如数家珍。说到底,即便不谈政治,说点别的也行;开车又不用嘴巴,一张嘴闲着也是闲着,随便说点什么,好歹解闷儿。除此之外,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还喜欢绕路,夏天不开冷气,不帮乘客拿行李,往窗外吐痰,把收音机开得大大地听评书。

      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大体介乎二者之间:乘客不想说话,他一言不发;乘客想说点什么,他对答如流。上海是一个有着优质服务传统的城市,应乘客的要求与之对话,大约被看作了服务的附加内容之一,就像顾客买好了东西要代为捆扎包装一样——问题是要看乘客有无此要求。在上海坐出租车是件让人很放心的事情,上海的出租车司机绝不会给你绕远路、兜圈子。上车以后告诉他们你要去的地方,司机会一步不远、一步不近地准确停在目的地,然后利落地打票、收钱、找零。他们对距离的准确判断有时令人惊讶。上海人有着比北京人更强的商业敏感和市场意识,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作为城市窗口的出租车行业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游戏规则,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可能想的更多的是怎么能在一个活儿上多挣点钱,而上海的司机更想一天里怎样能够多拉快跑。他们会比乘客更想快点到达目的地,会帮着乘客规划最短、最不堵车的线路。一位久居上海的本地人说:"在上海,出租车司机就是个职业,他们的群体意识没有北京那么强,但就职的压力却比北京司机更大。"

      成都出租车司机既不愿像广州的司机那样把乘客当雇主或货物,也不愿像北京司机那样把乘客当茶客或哥们,于是,他们便打开对讲机与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实施跨时空穷聊,或者静听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开空中茶馆",愿意和乘客们聊天的,为数极少。

      青岛的出租车司机通常喜欢自娱自乐,窗外有美景,窗内有广播,加之山东人本来就嘴拙,于是甚少主动搭讪。旅游旺季,青岛人的脸上骄傲起来的时候,青岛的出租司机也会跟外地人热情地介绍一番——虽然更多炫耀成分。据统计,目前青岛市共有出租车公司29家,出租车8800辆,整体服务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1997年,共有13个城市被评为"全国出租车管理文明城市",青岛榜上有名。

      青岛的出租车司机不乏山东大汉的正义、浑厚与善良,大到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小到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每年都有数千起的高尚行为在发生。

      记者在采访中还碰到一个抒情的司机,他说,青岛的围墙太好看了,几乎没有重样的,他每天都看不够。

      我和他分手道别,一路平安,出租车师傅!

    作者:221.220.43.* 日期:2009/5/29 22:45:27   回复

[首页] [上页] 1 [下页] [尾页]  每页20条  1条/1页 (第1页)
发表回复
标 题:  
内 容:  
图片链接:   (限jpg,gif,bmp格式)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注册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会员服务本站地图广告招商网站律师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