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贴吧 >> 案例分析

[医药保健] [IT] [食品饮料] [日化] [服装] [汽车] [媒体] [金融] [通讯] [家电] 

按 分类 筛选:

服务是一种信仰

[1198/0]

  • 吧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服务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最为朴素的力量。对于现实中太爱索取的我们来说,服务形式主义的抬头,服务意识与行为的下降渐渐的在塑造着一种难以遏制的潮流。对于职场中人,我们如何用更积极的态度服务生活中的任何人——服务我的老板,服务我的同事,服务我的家人已是刻不容缓。

    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转变观念,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果真的做到了,就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功,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因此,服务是一种信仰;服务别人,一定程度上等于克制自己肯定别人。事实上,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极度自律——把本性中的自私、懒惰、贪婪、嫉妒等与"成功"背道而驰的素质压制到几乎为零,一切言行就都能够为"成功"服务,想不成功都难。但正因为这样,不是所有人能承受得住这种近似扭曲的磨炼。大都市高收入人群里有心理缺陷的人越来越多了,跟此类"过度克制"或许有一定关系。而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发泄屋"等比较变态的由日本流传过来的消费场所正是"过度克制"之后产生的新需求。有人会说,如果时时刻刻都需要"为别人服务",活着就失去了意义。但不为别人服务的结果是人生将更加的没有意义。

    其实,什么东西都是过犹不及。对那些已经神经紧张得要命,生怕自己对客户或对老板有一点点大意的人来说,也许该为"服务"定个标准,合适的时候,要知道合理的说"不"。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对和我约会的迟到表现了极度的歉意,给人感觉就像是陌生人,一次无关紧要,双方可以理解的小事竟然被他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状态如何是好?

    但对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来说,适当地加强一点服务精神,应该不至像我的朋友那样。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做:在收到同事和客户以及朋友邮件时,别浪费时间,习惯性的少看一些八卦无聊网页,及时回复;在男朋友女朋友唠叨要你多穿一件外套时,即使不穿也顺手拿上,以表示你的理解和感谢;在接受老师的讲解指引时,即使他很罗嗦,也保持微笑到他讲完为止,这是一种服务意识,更是一种精神。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生活中能做到的人并不多。说到之间的距离始终是遥远而不可及的。记得有一次参观青岛啤酒博物馆,我们很多人都因为讲解人的节奏缓慢而自行独立行赏去了。后来在结束时,我们发觉她的脸色就像块木头。我完全理解她,其实只要我们按捺住心里的那点不耐烦,保持微笑跟在她身后,她一定很高兴,因为这是对她工作和她本人最好的肯定。但是如果硬要让我们配合她那不让我们满意的服务行为,很可能最后不高兴的反而是我们。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职场中人,谁都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别人高兴,关键在于想不想做、值不值得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对于这些分寸,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权衡和他对目标的理解。在我们所能承受力范围之内,对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或者家人、或者事业、或者朋友,多"服务"一点点,一定会有惊人的效果出现,尤其是在那些一贯被我们所忽视的方面。至于对承受程度的度量,我的意见是不断实践、总结。就算你在实践中把老板服务过了度,也会是个很好的教训和进步,总比呆在原地,什么都不做稳定现状要好,毕竟每一个老板都希望在变化中看到持续成长的希望。

    服务本质上就是利他的行为。

    作者:叶枫

    作者:117.42.122.* 日期:2010/3/15 18:58:09   回复

[首页] [上页] 1 [下页] [尾页]  每页20条  1条/1页 (第1页)
发表回复
标 题:  
内 容:  
图片链接:   (限jpg,gif,bmp格式)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注册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会员服务本站地图广告招商网站律师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