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贴吧 >> 教育培训

[医药保健] [IT] [食品饮料] [日化] [服装] [汽车] [媒体] [金融] [通讯] [家电] 

按 分类 筛选:

屈原个人形象公关的得与失

[1195/0]

  • 吧主

    中国是一个节日较多的国家,但大概是源于几千年来农耕经济的深刻积淀和影响,使得中国的节日大多与吃有关。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到了年终最大的春节则是吃饺子。

      2008年是中国又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调整年,分别把清明、端午、中秋等文化节日从工作日中"解放"了出来。使得全国人民可以大摇大摆地扩大内需增进消费。6月8日,农历五月初五,第一个明确的端午节。一方面刚好赶上星期天,再加上又遇到了高考,一时间超市里粽子营销搞得如火如荼,诸如"龙粽(隆重)登场"、"状元高粽"之类的吉祥话充斥耳目,好不热闹。

      但历史告诫我们,不能光"吃白食"啊,我们要"睹物思人",沉痛缅怀当年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但我越来越感觉屈原的形象今天已经被泛政治化和泛工具化。其真正的历史原貌早已无从考证,只留下一段爱国主义的美名佳话供后世瞻仰。那么真实的屈原究竟是否如此?屈原的个人形象该如何评价?于是便有了我今天的这篇杂谈——《屈原个人形象公关的得与失》。我只想从公关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屈原的形象得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演化。

      另一个角度解读"屈原之死":

      关于屈原的政治抱负、诗作才华、浪漫情怀,古往今来已多有传唱,我今天自不多言。但在过节之时,我们无疑要比平时更为关注这位核心历史人物。以下是我在网上无意搜到的著名学者朱大可分析的屈原之死真相,我略做了一些简单整理,感觉其推理也颇有道理——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约公元前339~约前278)。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诗人,同时他又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作为一个诗人,他是我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提倡"美政"。但当楚国被秦国灭亡后,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跳汨罗江自杀了。

      在传统的历史述说中,屈原被当作了国家伦理的英雄,也正因为如此,[九歌]和[楚辞]被视为爱国浪漫主义的不朽篇章。屈原的政治文学《离骚》,辗转复沓,怨艾悱恻,读之有心力交瘁之感。里面充斥着美人玉女、芳草佳人的意象。

      但是,屈原真的是一位纯粹的爱国主义者吗?事实真的如这段史料所记载的那样吗?非也!据朱大可考证,屈原并不是投江自尽的,而是他与楚怀王的老婆通奸,给怀王送了一顶"绿帽子",所以才被追杀,其实他并不愿意死的。

      郭沫若曾说:"屈原好像是个独身生活者,他的精神确实是有些变态……读他的《离骚》、《湘夫人》等作品,不能说没有色情的动机在里面。"(郭沫若文集,第十卷,人文1959年版)

      从司马迁开始直到今日,所有的人都坚信此人因政治忧愤而投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而其中的唯一证据,就是他被放逐后所写的《怀沙》。"怀沙",即拥抱江底明净的沙土,表露作者自杀的心迹。诗人在诗中这样宣称:自杀方式已然确定,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越,去拥抱("怀")江底的柔软泥沙。

      然而,《怀沙》的用词遣句与屈原的文章模式不大相符,很可能是伪作,目的是掩盖屈原被杀的真相。如果说"伪作"难以证实,不妨转看屈原笔下"湘夫人"、"少司命"、"云中君"等的女神形象,"屈原死于谋杀"确有丝迹可寻。 

      如此一来,以现代侦察学的立场看,屈原的死因就变得非常可疑。为什么有人要伪造他的自杀遗书?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企图掩盖死亡的真相。这迫使我们发出下列追问: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屈原死亡的真相? 

      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谋杀! 

      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杀他的嫌疑,如他的政治仇敌令伊子兰、佞臣靳尚等等,但由于屈原已遭贬窜,除非有极其特殊的原因,他们似乎没有必要再派刺客去追杀这个在仕途上已毫无希望的人。因此,在我看来,这个人的死,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结果而已。 

      屈原在爱情方面的浪漫特性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几乎所有的重要诗篇都涉及了爱情。由于过分爱戴花花草草,身上整天佩带香茅,甚至屋里也到处装饰着花草,颇有龙阳癖之风,因而被猜疑为是个同性恋者,并与另一位年轻诗人宋玉有暧昧关系。战国时代盛行崇尚男风,屈原盛年时丰姿秀美,才华超群,是当时的美男子,深得楚怀王的宠信,除了任官三闾大夫以侍奉内庭外,还被委以外交重任,更主要的是还被楚怀王纳为男宠。纵观屈的诗文多数是为情而造文,是中国个体诗人鼻祖,春风得意的屈原因此在诗歌中常常自称"美人",对自己的仪表进行夸耀,在诗句中对同**情作大胆表白,因为世风如此,所以人们并不以为出奇。

      但这些推断终究缺乏充分的证据。他的情诗对象多用女神作为代号,如"少司命"、"云中君"、"山鬼"和"湘夫人",这无疑就是有力的反证,显示屈原所关切的仍然是与异性的交往。以《湘夫人》为例。这个屈原心中的至爱,年轻貌美,拥有很高的地位,因囿于道德礼教(已为人妇的"妇道")而只能与屈原暗中在郊野幽会。代号"湘夫人"的女子,无疑在屈原的情人中拥有最显赫的地位,因为屈原对她产生了狂热的眷爱,《湘夫人》一诗,写得感天动地,犹如一个苦苦单恋的少年。这首诗给我们留下了三个方面的强烈印象:第一,此女美貌惊人,犹如天仙;第二,她拥有比屈原更高的社会活政治地位;第三,她因种种限制无法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在荒郊野地与之秘密幽会。在当时的楚国,符合这这三项条件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除了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再没有人能"印证"湘夫人的贵妇风范。其实这也可以从《湘夫人》的标题中赫然读出:"湘"就是楚国,"夫人"就是楚王之妻妾。楚怀王不可能连这么明显的双关语也不能"破译",于是窥出屈郑二人的私通,遂把屈原流放到南方,让他与郑袖终生隔绝。 

      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这场狂热的爱情究竟是真实的偷情,抑或只是屈原自己的一厢情愿。但有一点似乎可以推断,屈原对其宠妃的暗恋,被政敌在添油加醋之后报告了楚怀王,导致他在政治分歧的名义下遭到放逐。尽管屈原拥有强大的帝王血统(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参看《离骚》)。

      更大的疑点是,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其子倾襄王即位,楚国的政治格局再次发生激烈改组。顷襄王即位不久,即传来屈原"自杀"的消息。顷襄王即位对屈原是天大的好事,可望重返京都掌权复职,为什么要自杀?惟一能解释的是,顷襄王是屈原和郑袖所生,一旦屈原回京,让顷襄王了解到自己的身世,谄害他的政敌们将面临灭顶之灾。刺杀屈原便是政敌们顺理成章的选择,于是,当屈原乘坐龙舟疾驶于汨罗江时,遭遇刺客追杀;为掩盖真相,政客们伪造了《怀沙》,宣称是他的自杀遗书。 

      不妨让我们设想一下当时的激烈场景吧:刺客在汨罗江上乘舟追杀,而屈原则乘坐另一舟船夺路而逃。这场惊心动魄的水上角逐以屈原的不幸落网而告终。冷血杀手把他装进麻袋,在捆紧了之后投入江心。随后,政客们伪造了屈原自杀的遗书《怀沙》,并且利用史官四处散布屈原与郑袖不和的谣言。一代文人英豪就此离奇地香销玉殒。 


      当时的人民目击了这场卑鄙的谋杀。他们渴望说出真相,但却畏惧权势。他们最终选择了一场象征的戏剧。这就是现下流行的民俗的起源:在屈原被谋杀的那个日子和那个现场(恰好也是另外一个遭到迫害的楚国英雄伍子胥的纪念日),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他们机智地用赛龙舟来隐喻当时激烈的追杀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变。其中,米饭象征着他的肉体,粽叶象征装他的麻袋,粽丝象征捆扎他的绳索,而于每年农历5月5日投粽于水,则象征着屈原遭人溺毙的真相。至于"端午"之名,"端"即端正、澄清,"午"为"忤"的通假字,就是澄清谎言的意思。

      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就是,在屈原被杀现场附近的山上,仅仅方圆两公里范围内,竟然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十二座坟冢,大多高为五米,底部直径为八米,四周环植苍松扁柏,墓前都树立刻有"故楚三闾大夫之墓"字样的石碑,但究竟哪一座是真的,世人实在无法辨别,这就是所谓屈原十二疑冢。有人认为其中必有一座是真的,而其它则都是克隆之物。

      民间传说称,此举是为了防人偷盗墓中珍宝,又说为了阻止秦军掘墓复仇,其理由听起来都相当牵强。在我看来,只有一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那就是要防止谋杀屈原的政敌前来掘坟毁尸。在发明了粽子龙舟仪式以传播真相的同时,民众还要精心制造伪墓来保存从水里打捞起的诗人遗骸。这是何等诡异和富于戏剧性的事件,它再度向我们证实了楚国政治的险恶以及人民的抗争智慧。

      由于时间的流失,这些隐喻最终成为费解的谜语。至此,历史被收藏和掩蔽在了壮丽的风俗的背后。当然,"屈原被杀"只是个假说,但历史的事实,许多都是从假说开始翻案的。何况屈夫子自沉汨罗,凭的也是对《怀沙》的解读而非实据。

      张会亭独家分析:屈原个人形象公关的得与失

      在上述分析中朱大可先生自圆其说,倒也有理有据,头头是道。终究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屈子"形象。现在,假定朱先生分析为真,或者说至少存在这种被"情杀"的可能。我们就不妨做这样的递进思考,为什么千百年来屈原形象能从偷情的政客演变成为爱国主义的美谈?这里就不得不指出其个人形象公关传播的得失了。

      (一)屈原公关形象之"得":

      1、 爱国思想——这一点是首先要肯定的,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其政治形象和阶级立场。尤其是身处乱世,对自己的老板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终却能成就自我。

      2、 作品推广——孔子曰:"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正是因为屈原的《九歌》《离骚》《涉江》《怀沙》等传世诗作,才得以千古流传。犹如今天很多专家在网上开辟的专栏博客一样,能让更多的人快速知晓并奔走相告。试想如果他是一个文盲,则哪怕再有崇高的爱国思想也很难有完整的东西流传下来。

      3、 观点独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方可入木三分,铭刻史册。试想在文字记录非常艰难的远古时代,若不是屈原能有独到的观点和清醒的认识,则很难被后世的各个朝代所传唱,所以自然也就逐渐销匿了。

      4、 事件营销——屈原恰好死于夏历五月初五,日月同数,易懂易记。再想想一月一日(春节)、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古人很容易进行事件"结点"的归口记忆。无论是他故意选的日子还是偶然凑巧,这都是一个很好的记忆结点。

      5、 故事传播——按中国古代"中原文明"和"农业经济"两大核心因素来推测,五月初五正是农民刚刚收割农作物的时令,此时各家各户都仓廪颇丰。再想想我在本文开篇所说的"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吃的节日"的说法,就不难理解吃粽子为什么能快速传播了。因此,吃粽子(家有余粮)、赛龙舟(庆祝丰收)、挂艾草(夏季驱虫)等"中国古代农民在初夏时节生活的天然流露"表现被屈原之死巧妙进行印象叠加,并逐渐形成故事进行长期教育和强化传播,才得以在今天有此民俗。这正是传播的力量。将原本平淡的事件进行故事化编排之后进行高密度强化传播,这正是今天很多公关公司一直沿用的长项。

      (二)屈原公关形象之"失":

      6、 自命清高——这一点是屈原最典型的性格弱点。其名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其自命清高性格的最真实写照。把自己和"举世"直接进行对立,直接与所有人都格格不入。好像就他一个能人,其他人统统都是混蛋。最终只能是毁了自己。

      7、 得罪领导——屈原天天看不惯自己的领导楚怀王,却还在暗地里泡领导的爱妃郑袖。殊不知中国传统思想里最在意的就是"朋友妻,不可欺",而屈原却恶搞成为"领导妻,不客气"。再加上跟领导政见不和,多有冲撞,所以被放逐乡野定是必然。

      8、 树敌太多——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阶级斗争要团结一部分、联合一部分、争取一部分,最后去攻打剩下的那一部分。但可怜的屈原同志却把所有人都当成了打击对象。子兰、靳尚等皇上的重臣都跟他关系很僵。所以到了他一犯事,所有官员便群起而攻之,痛打落水狗。

      9、 超级自恋——屈原在《离骚》中写道:"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意思是说"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让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让我的佩饰长长垂地。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只有我光明的质量没有毁弃。"套用陈凯歌的名言就是:"人不能自恋到如此地步"。当他天天都在骨子里高高在上的时候,就注定了他在日常工作中不可能低调做人做事。

      10、 风流成性——正如朱大可先生分析,屈原的性别认知和性取向都可能存在很大问题。一个大男人整天把自己搞的花枝招展,还天天写一些浮想联翩的诗去幻想着如何泡妞。用今天流行的话来形容就是:他如果不是在泡妞,就是在意淫泡妞的路上。试想这样的话,其日常行为必定怪诞乖张,与大多数正常男人都明显不一样。所以难怪被很多人看不惯和排挤。

      总结语:纪念屈原还不如捐助四川灾区来得实惠

      因此,张会亭坚持认为,好端端的一个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社会农民在初夏时节的一种天然流露行为。这应该是今天最科学的一种理解方式。今天,我们延续并传承了这一文化传统,其实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种回望和感怀。或者更简单一点来理解,大家就当成是国家调剂五一长假的举措来平淡理解就可以了。

      如果硬把这种天然流露行为和屈原的所谓感人故事拉扯到一起,只能是让大家过的更闹心、更沉重。到底是过节呢,还是开追悼会呢?到底是扩大内需呢,还是祭奠亡灵呢?我倒建议,与其有纪念屈原的这份相对虚幻的爱心,还不如好好工作,把更多的捐款和爱心都奉献给四川灾区的同胞们来得更为实惠。

      汶川大地震让全国人民都体味到了"大善无言,大爱无疆"。但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四川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坚强乐观和幽默自信。仔细品读许三多的那句耐人寻味的名言,对灾区同胞来讲可能会更有同感:好好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而做有意义的事就是要好好活着。

      其实,在灾难过后,生活需要坚强,坚强需要乐观,乐观需要放松,放松需要幽默。最后,让我们用一个善意的调侃来结束本文吧:

      端午节。某中国公司给单位的老外员工发粽子。第二天老外员工来上班,见面就对公司行政经理说:"公司昨天发的那个中国点心很好吃,就是外面那个生菜有点硬。" 

    作者:peijiao 日期:2009/6/7 13:49:22   回复

[首页] [上页] 1 [下页] [尾页]  每页20条  1条/1页 (第1页)
发表回复
标 题:  
内 容:  
图片链接:   (限jpg,gif,bmp格式)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注册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会员服务本站地图广告招商网站律师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