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姐姐住在加拿大,正好趁着出差的时候去看望她,同时也特想看看她的小女儿,我的外甥女——安娜。
走在加拿大清冷的街道上,迎面走来两个老外(其实在她们眼里,我们才是“老外”)
“哎呀,您的孩子真漂亮!”
“多漂亮的黑头发呀!”
“你看她的黑眼睛多亮呀!”
……
在这大堆赞美之词之下,我的外甥女还小,茫然地睁着她的小眼睛,而她的妈妈,我的姐姐已经乐开了花。
“真不愧是白求恩的故乡,对中国人真热情啊!”我望着两个老外离开的背影感慨地说。
“别听她们的,老外可会夸人了!”尽管我姐的嘴角上露出了一丝的不屑,但我看得出,她心里依然美滋滋的。
中国人往往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在“溢美之词”的运用方面往往比较吝啬,对于“好话不离口”的人也容易看成是“奸诈之徒”!其实,这里弄错了两个概念,一是明明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嘴上却偏偏这么说,口是心非,这无疑是心术不正(善意的谎言除外);另一个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没有用心去发现美好的人和事,真心地去鼓励他们、赞美他们、激励他们。我们在这里谈的无疑是第二种情况,我的经验告诉我,学会夸奖你的员工,往往比监督他们、抱怨他们更为有效。毕竟,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我曾看到过摩根大通的一本内部通讯,其中有一条致9万员工的通告——“致电客户,并告诉他们你爱他们。”的确,学会赞美你的客户比赞美你的员工容易得多,因为长期以来,客户被视为“衣食父母”,而员工则被当作“人力成本”。问题是,无论是你的客户还是你的员工都是“人”,夸奖与赞美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既然对客户是有作用的,那么对于你的员工也同样适用。
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挑选了20名技术水平相近的工人,把他们分成了两组,每10人一组。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让他们同时进行生产。每隔一小时,他就会去检查一下工人们的生产情况。
对第一组工人,法约尔只把他们各自生产的产品数量记录下来,并没有告诉工人他们的工作进展速度,而对第二组工人,法约尔不仅对生产的数量进行了记录,而明确地告诉他们各自的工作进度。
第一次考核完,法约尔根据考核的结果,在生产速度最快的两个工人的机器上,各插了一面小红旗;速度居中的四个人,每人插了一面小绿旗;而最后的那四个人,则插了一面小黄旗。这样一来,每个工人对自己的生产速度到底如何,就一目了然。
实验表明,第二组工人的生产速度和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工人。
可见,将员工的表现反馈给员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帮助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更能激励员工的士气,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的本性是喜欢被人赏识的”。认识到这一点对经理的激励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我们才能将员工的工作表现反馈给员工,及时对员工的工作给予正面表扬和评价,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被赏识,持续强化正面的行为,使之带来的影响产生倍数效应,才能不断挖掘员工的潜能。
近年来,一份职场满意度调查报告同样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调查显示,在职场中人的各项需求中,知识和技能的增长首次排到了薪酬和职位提升的前面,职场中人最郁闷的并不是收入减少、升职不畅和办公环境恶化,而是没有成就感。而对员工适时地激励和认可,恰恰是激发这种成就感的最重要、也是最简便的途径之一。
记得一位名叫AlfieKohn的管理学家在他的一本书中强烈建议:要想让夸奖起到激励的作用,经理们必须重视被他称之为“内部动力的3个C”,即:协作(Collaboration)、满意(Content)和抉择(Choice),也就是说,夸人要夸到点儿上。他提出——
协作(Collaboration):当员工受到合作的鼓舞或有机会互相帮助彼此成功时,会受到激励,更加努力工作。
满意(Content):当人们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重要性的时候,当员工能理解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贡献的时候,员工会受到激励。
抉择(Choice):如果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被授权进行决策时,会受到激励,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依照这三个“C”尝试过,效果不错,在此也推荐给其他的管理者。因为我深知——“每天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我既能让手下的员工生活变得悲惨,也能让他们变得积极。做到这两点都不难。”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