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涨价
(1)上游:饲料涨价
本来乳制品的行业利润经过近几年的市场竞争,已经到了“很受伤”的地步,但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了竞争继续存在,由于奶牛的饲料全球性的涨价,奶牛养殖业无形中会受到冲击,但这毕竟是一个行业,还要生存,只得接受这种情况,但无疑是增加了养殖成本,出于利益的考虑,鲜牛奶涨价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乳制品行业来说,这种原料的涨价,导致自己的生产成本增加。
(2)辅料:糖的涨价
糖是乳制品企业不可缺少的辅料之一,自从2005年冬天以来,国内的食糖原料甘蔗价格从16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近300元/吨,导致食糖从2005年1月份的2800元/吨,100%的涨幅蹿升到了目前的5700元/吨(2006年1月价格)。辅料的涨价导致乳制品(纯奶除外)成本增加,价格上涨在所难免。
(3)奶源的争夺
由于奶制品行业巨头在各地不断的建厂,建厂就需要奶源,在区域市场,奶源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企业用更大的投入掺进来参与争夺,必使“战斗”更趋激烈。
不得不涨
作为区域乳品企业中的佼佼者,H企业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了,经历了中国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2000年企业通过改制,成为了民营控股的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市场精耕细作,在S省也经营的风起水生,已经开始拓展周边的省份市场了。但自从2003年开始,随着蒙牛一波又一波的市场营销攻势,全国各地的乳企都感到了竞争的威胁。在S省市场也是如此,面对现在已经成为市场巨无霸的蒙牛、伊利,作为当地区域市场第一品牌,先不说产品本身,在市场营销上的压力已经非常大。
2006年开始,包括乳品在内的所有企业都感到了原料涨价带来的经营压力。H企业也不例外,虽然在P市是龙头,但公司董事长很清楚,企业年销售近4个亿,但利润也就500万,看似风光的背后,实际上存在很大的市场威胁。
2007年对于H乳品企业来说,是一个多事之年,先是伊利、蒙牛在当地建厂,加紧了市场的抢夺,随后原料涨价,接着奶源紧缺,眼看着企业的利润和市场都将不复存在,该怎么办呢?
公司高层经过多次会议做出了产品涨价的决定,由于在S省是第一家涨价的乳品企业,市场必然会出现波动,企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在涨价前半个月秘密的通知各地经销商,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比如对消费者采取买赠,对经销商采取返利等措施。
涨价之后
经过前期的准备,H企业在10月份上调了产品价格,平均涨价10%左右,由于前期做了较好的铺垫工作,市场虽有影响,但也在控制的范围内,平均下降了10%左右的销量。11月份,经过市场活动的拉动,销量有所回升,但比涨价前还是下降了6%左右。
但11月份,原奶的收购价格已经突破3元/公斤的大关,一算成本,企业还是没有赢利,看市场的发展态势,原料还有涨价的可能性,企业要发展就要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怎么发展?
在经过企业董事会的多次会议后,决定在12月份再行涨价,涨价幅度在8%左右。12月1日,企业高层在忐忑不安中等待市场的反应,从晚上反馈的信息看,市场没有太大的波动,一直到5日,市场基本维持在上月的水平,从6日开始,市场出现越来越大的反应,销量下滑严重,到12月10日,经过统计,销量下滑最严重的某区域居然达到40%,最少的也11%,平均销量下滑30%,面对这样的市场局面,企业的高层几乎束手无策。
价格已经涨了,但销量下去了,市场在不断的丢失,怎么办?难道恢复原来的价格,降价?可企业要是再这么下去,非但没有利润,连生存都成问题。涨还是不涨,这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对市场现有的局面,该如何收场?(案例提供:侯军伟)
案例分析:
追根溯源,对症下药
文/侯军伟 上海铭泰铭观营销咨询机构北京公司副总经理
H企业在三个月内连续两次涨价,这是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特定环境下的产物,生产成本增加,对于目前几乎微利的乳品行业,价格就要上涨,造成的结果是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增加或者发生消费转换,销量短时间内下降,影响经销商的经营信心。面对市场的现实,企业不能乱了阵脚。
一、追根溯源,挖掘销量下滑原因
表面现象是价格提高,销量出现了下滑,背后的原因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个是渠道,一个是消费者。渠道是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关键环节,首要的是去分析一下渠道各个环节是不是出现了销售障碍,其次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是不是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涨价后销量下滑,那么企业就要去了解消费者去了那里?他们还在消费牛奶产品还是发生了消费转移,比如平时一天喝一斤奶的,现在喝半斤了,或者平时喝牛奶的现在喝豆浆了等等,要挖掘到消费者在涨价后发生的变化。再进一步分析,是渠道各个环节的利润下降了吗?无论这两个方面在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在市场的表现。H企业在涨价后有没有调整价格体系,有没有调整产品结构,这些是关系到渠道利益的关键因素,而对消费者来说,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通过刺激消费来拉动市场。只有通过对消费者和渠道各层级全方位的原因挖掘,才可能找到应对的措施。
二、有的放矢,寻找应对措施
通过对消费者和渠道各环节的了解,基本可以寻到下滑的真实原因,问题发现了,解决的对策就水到渠成。
如果是消费者由于价格原因发生消费转换,那就要通过适当的促销拉动来争取和稳定消费者;如果销量下滑是渠道各环节利润的下降造成的,那么就要通过调整产品价格体系,或者进行新的销售政策拉动,争取到渠道各个环节的支持。
笔者认为,要想止住销量下滑的局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造同行涨价舆论
在整个行业涨价的大潮下,如果同类产品没有涨价,想通过价格战来切市场份额,这对涨价企业来说将是非常大的打击,如何减少竞品对市场的抢夺,首先要制造全行业涨价的舆论。当然对于H企业来说,乳品行业涨价已经不用制造舆论了,因为大家共同面对的都是原辅料的涨价,企业的生产成本都在同步增长,如果不涨价,企业将在亏本经营,这样亏本能坚持多久?
2、重新分配渠道各个环节利润
由于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整个产品线的价格都要调整,那么企业在保证利润的同时,必须考虑渠道各个环节的利润,没有利益相伴,就没有渠道各个环节的支持。
3、加大重点终端建设
行业全面涨价的过程,也是行业洗牌的过。如果企业不能全面支持终端拉动,消费者就可能对产品消费失去信心。而重点终端的建设正是树立企业形象,重点突破市场的关键所在。通过重点终端的堆头,促销,宣传等方式不断的告诉消费者,H产品依然是你的首选。
4、消费者促销
企业只有稳定的消费群,才能够与稳定的市场。由于产品的涨价消费者在初期肯定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何帮助消费者度过这个适应期,是企业销售稳定的关键。从消费者心理来看,没有两分钱不能改变的消费习惯,对大众消费品来说,价格是选择产品的关键因素。要满足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心理,只有通过消费者促销活动,先稳住消费者,只有消费者稳定了,他们才会逐渐的接受现实。对于已经发生消费转换的消费者,需要通过更系统的活动、品牌传播、公关活动等方式来挽回。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