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 | 管理实务 | 领导艺术 | 商务谈判 | 企业文化 | 人力资源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哲理故事 | 人在职场 | 促销方案 | 行业资料 | 专题资料 | 项目管理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员文摘 >> 企业文化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领导艺术] [商务谈判]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人在职场]

和谐社会意蕴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2016/8/15 20:03:00     点击率 []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和谐。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要求。文章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重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和谐。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要求。文章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重塑我国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和谐;建设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既向社会提供着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同时又组织着社会主体人群,承担着确定基本社会关系、塑造主导社会精神的任务。因此,企业状况决定社会形态,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构建和谐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就成为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要内容。
  
  一、和谐应成为我国企业文化的主旋律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细胞,担负着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等物质生活资料的任务,履行社会的经济功能。因此,企业的管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
  首先,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就是为社会生产出合格的、高质量的产品。但产品质量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有效的管理可以理顺企业内部关系,减少、消除内耗与冲突,使企业内部的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和谐融洽,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员工因此也会自觉地本着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重视产品的质量。其次,企业作为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社会组织,为人们提供着就业的机会,既解决了人们的生计问题,也为人们提供了学以致用之地,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对社会的稳定起着积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此外,企业为了完成目标和任务,需要追求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和谐一致。强调企业与社会、公众利益一致性下的发展。这样就会为企业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也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和谐安定、协调有序的良好氛围。而这一切都要有赖于企业文化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建设被视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领导者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国内外的主流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管理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的综合反映。就形式而言,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范畴,是员工优秀价值理念的集合;就内容来讲,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等与企业相关的活动在员工理念上的反映。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高效发展彰显出不可忽视的内在魅力。俗话说,万事人为先。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建设影响的核心也正是人。人是生产力因素中的第一要素。把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挖掘出来,企业蕴藏的生产力也就释放出来了,企业的活力自然也就增强了。因为人的行为动机往往受人的价值理念的支配,而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塑造,需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通过意识作用于行为。企业文化就是采取这样的路径去实现管理目标。
 
  企业的生存及发展与社会的治或乱息息相关,企业的生存及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工作中的大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历史发展对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着力塑造和谐文化。
  
  二、和谐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和谐”,并不是无矛盾、无差别,而是一种有矛盾、有内在运行机理的状态和境界,是一种在承认差别、承认多样性基础上,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一种协调有序、持续前进的状态和境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广泛地在企业中形成共同价值理念,以更好地解决企业中的各种矛盾,在处理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等各种关系中协调有序地实现持续发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企业文化应具有如下特点与基本要求:
  
  (一)“人本”性
 
  和谐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已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并备受关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有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掌握知识的人才资源将成为企业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将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以人为本应该成为企业最根本的经营理念。
 
  但是,和谐企业文化中强调的“以人为本”,更内涵着强调确立以满足人的需要,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的理念。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也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需要贯彻为了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培育人的原则,一方面把企业人即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增强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满足社会人的需要,促进社会人的发展。不难看出,和谐企业文化追求企业内、外部的和谐状态,倡导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效益最大化两者兼顾的原则,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趋势,也迎合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二)创新性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而发展就必须创新。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当今时代,企业更需要注重在观念、管理、产品、科技、机制上的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应随之不断推陈出新。构建和谐企业,需要确立全面、全员、持续创新观。全面创新观,是指企业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而且包括文化创新。不讲企业的文化创新,不是全面的创新观。全员创新观,是指企业的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可以创新,而不单单是少数技术专家搞创新。持续创新观,是指企业创新是没有止境的,是不能停顿的;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面创新、全员创新、持续创新,体现了在创新问题上发展的、全面的辩证观点。
 
  (三)融合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面向开放的世界,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既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同时自身也面临着全球范围的竞争压力,这些压力有来自市场方面的、技术方面的,还有来自不同文化方面的竞争。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一个多种文化冲突的过程,但是更多的是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是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不是单一文化的单向度影响,它体现了人类文明又一次新的革命。因此,和谐的企业文化在突出本土文化的同时,要注重兼顾多元文化的融合,否则,就势必降低企业文化本身的文化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重组兼并频繁发生。为确保改组后的企业协调有序发展,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经营理念等相互交融。以文化和谐促企业的和谐就成为必然。
  
  三、和谐企业文化重在建设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内有利于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然而,和谐的企业文化要在建设上下功夫。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不和谐因素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着种种误区和薄弱环节,从而制约着企业的和谐发展。一是认识不足,发展不平衡。有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想起来就抓,忙起来就忘;有的只把企业文化当作单纯的文艺活动,认为只有效益好的企业才能搞企业文化建设;有的片面追求外部形象,不注意练内功。二是组织引导不力。企业文化涉及面广,不仅有精神因素,还需要物质经济条件。因而有的企业文化的主管者单一,只靠党务部门少数人的积极性,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一方面无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活动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不能达到党、政、工、团一齐抓,形不成合力。三是很多企业做的企业文化是表面文章,员工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创造者、运行者和承载者,而是被动的试验者,彼此没有形成很好的心理契约,从而影响了和谐。
  
  (二)发挥企业各方力量,共建和谐企业文化
 
  企业家是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设计师,他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决定着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个性。企业家又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在员工中倡导和灌输某种价值观念,通过身体力行,向员工示范某种行为规范。企业家还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他的社会名望和社会影响往往是某种企业文化向社会的辐射。可以说,没有企业家,就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家的素质体现在企业家精神上。在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中,优秀的企业家所体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关键要体现在创新、竞争、合作等方面。只有形成并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发现新信息、新趋势,及时调整或改变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才能抓住别人已经感受到但还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发展成为本企业的优势。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无形规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企业文化离开员工根本无法独立存在。因此,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全员参与。企业在制定目标和各类标准及其理念时要经员工充分讨论、认可,让员工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讨论中得到自我提高。也就是让每一条理念都凝结员工的心血,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企业文化当之无愧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并成为提升自身形象的实践者。在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强调平等原则和民主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的主管与员工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相让相知;员工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亲密和谐;员工与企业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依存、文明和谐的有机连结。只有这样,和谐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此外,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委主要任务就是立足于企业的工作大局,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领导,集中精力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队伍。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企业文化。这是一种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企业文化。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本身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最高目的。因此,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文化能正确地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既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又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因而,社会主义的和谐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统一意志的企业文化。
 
  当然,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人的文化水平还不够高,当前又处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型过程中。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和发展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文化,在动态中把握和处理好经济与文化、企业与个人、民主与集中、激励与管理、引导与约束等各种矛盾,使之统一于企业和人的发展过程中。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只有和谐的企业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有了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砝码,是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培育和谐企业文化,以和谐文化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责任编辑:)
【已有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点击评论

上一篇:中国首席谈判理论专家透露谈判技巧

下一篇:企业文化的内外认同而形成的品牌信仰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点图片刷新
内 容:
        限 240 个字以内 已输入 0个字符
                        我要注册

第一业务员网
· 业务员文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