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隐忍中等待权力分配拐点的出现
司马懿在自我隐忍中力图自保,虽然在内心并不佩服自己的老板,却也没有故意搅局,而是承认现实政治力量对比的现状,以退为进,避其锋芒,从长计议,等待权力分配拐点的出现,这在客观上也避免了集团内耗的扩大。
司马懿在与曹爽争权中,新就帝位的曹芳并没有折腾司马懿的意思,但是曹爽的门客对司马懿的强势看不惯,怂恿曹爽将司马懿架空,军政大权皆归于爽的心腹。按照司马懿享有的托孤之命,完全可以与曹爽分庭抗礼,但是司马懿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由着曹爽折腾,伺机而动。曹爽并没有忘记对司马懿的警惕,派人到他那里打探虚实。司马懿又装起了病,而且装聋卖傻,摆出一幅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的样子。爽大喜,更加肆无忌惮。有一次,曹爽请魏主曹芳去谒高平陵,祭祀先帝,携亲信拥驾出城,许都空虚。司马懿抓住这个时机控制住了许都,发动旧部出城一举拿下曹爽及其党徒,从此司马懿父子三人开始同领国事。
司马懿的自我隐忍有时也能以大局为重,在内部折腾中真的退避三舍。因为他明白,大敌当前,窝里斗中无论谁战胜谁,都会使渔翁得利,例如面对诸葛亮的反间计,如果他意气用事,那正是诸葛亮所希望的。曹丕死后,孔明平南方归,知道司马懿深有谋略,督练雍、凉兵马,虽然说是有意离开魏国的内部倾轧,却主要是针对蜀国的,视为心中大患。当曹睿派大军防备司马懿谋反时,司马懿大惊失色,汗流遍体,声言:“此吴、蜀欲使我君臣自相残害,彼却乘虚而袭。”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面对着被罢归田里的命运,司马懿竟没有拥兵自重,否则三足鼎立的历史就会被改写。
司马懿素有忧天下之心,自我隐忍并不是消极悲观,而是自信的表现。正是这种自信和胸有全局,一旦出现能够发挥自己作用的拐点,便能产生很强的爆发力,不孚众望。当魏国面对诸葛亮的进攻,节节败退,情况紧急的时候,曹睿在无奈之下又重新起用了被贬的司马懿。司马懿虽然在宛城闲住,却始终关注着战局,闻知魏兵累败于蜀,常常仰天长叹。忽报曹睿征召,立即联络诸路军马准备出发。这时又得知孟达谋反,便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儿子认为应当先报告皇上,免得老板再生疑心。司马懿说“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即传令兵分八路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结果八日赶至上庸新城,遂生擒孟达,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