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衰退浪潮的一个副产品是“小船靠大船”。
“如果不是让沙钢收购了,坦率讲,我们自己挺过这个冬天很不容易。”河南永兴钢铁一位高管猛吸了一口烟。“下半年喊困难,困难都在资金上,有些项目搞到差不多了,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但没有这点钱,企业那口气也就断了。地方领导经常到工地视察,但是叫他拿钱拿不出来,不可能财政拨款,只能动员银行。可银行贷款也是企业行为,那种时候靠我们自己融资办不到的,但沙钢出面担保,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在原料供应上,所收购企业铁矿石采购过去都是各自为战,借此机会沙钢将其整合到一起,在营销领域则组建了国贸公司。钢铁行业拥有庞大的现金流,沙钢还准备组建财务公司,集中调动资金。沈文荣的目标是大集团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为各企业组织销售,沙钢集团未来将从单一生产型企业转变为兼有生产、贸易、金融的综合型企业,但他也在拿捏其中的分寸,“也不能借大环境不好就收得太紧,把人家就变成一条生产线、一个生产车间,否则他们就没有动力和压力。国有企业之间重组,可能首先解决领导班子的问题,我们民营企业之间重组,关键要解决股东各方怎么保持积极性、灵活性的问题。”
整合主要在董事局指导下来完成,沙钢过去一年中强化了董事局的作用,这是沈自己主导的“去沈文荣化”。
沙钢董事局成立于2006年,沈文荣曾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今后要抓些轻松的工作”。他一直是沙钢跳跃的心脏,但随着子公司越来越多,他个人无法成为唯一的发动机。通过董事局,沈希望搭建制度化框架,理顺管理关系,不用再事必躬亲。“沙钢‘十一五规划’第一条,不是要增产多少吨钢、多少吨铁,而是要保证常青的队伍。”沈文荣当时说。
然而直到2008年第四季度以前,董事局形象并不清晰,职能一直在梳理。在那段全行业最黑暗的日子里,沈和高管们终于可以放慢步子,完成调整。董事局成为一个行政管理机构,下设投资部、经营部、组织人事部、纪检审计部、财务部和办公室,集中管理成员企业。“董事局就相当于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闭会期间的常委会,履行日常工作。”沙钢集团副董事长龚盛总结。
过去所有被收购公司的董事长只有沈文荣,目前其中三个公司董事长已由龚盛兼任。在权限上,龚是沙钢的“二把手”,他要通过董事局完成三个变革:资金管理信息化,采购和销售库存管理信息化,提拔培训新人。“没有金融危机,这些事也要做,但现在更具备内部变革的外部条件。”龚盛说。
衰退也令沙钢的优势更清晰地出现在沈文荣面前。除了行业内无人能敌的成本控制能力,沙钢独门武器是快速改造生产线的能力。在沙钢的大盘卷板生产车间,可以看到原来的生产线像拐了一个弯,这个“弯”是新增加出来的一条螺纹钢生产线。方坯进入连轧机后,可以沿直线生产大盘卷,也可以拐弯后以每秒11.8米速度,轧出一根根长约108米的高品质螺纹钢。完成类似调整,沙钢仅需不到三个月时间。
四万亿刺激方案出台后,沈文荣暗地松了口气。他知道一旦建筑钢材需求旺盛,沙钢的机会立刻就来了。果然2009年1-2月,在全行业依然亏损背景下,沙钢仍能保持产销率100%。
进入500强给了沈文荣一个新的参照系。“我们现在的排名是444位,营业收入与排名第一的壳牌相比,只有它们的1/22。国际同行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也把我们抛得很远。即使是国内的宝钢,排名在220位,营业收入也比我们多147亿美元。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刚刚进入这个门槛,随时都有被挤出的可能。”
沈对与宝钢的差距洞若观烛,沙钢的产业链不如宝钢完整,板材生产能力差距大,钢铁衍生品产业也不如宝钢,财务成本比宝钢高。另外,资源控制能力不如宝钢。目前沙钢拥有10亿吨矿山资源储备量,3-5年内铁矿石自供能力或许可达到40%-50%。而宝钢从1980年代开始就利用国际铁矿,比沙钢早动手近20年,其资源供应稳定性是沈力图接近的目标。
市场回暖比沈文荣预料的要早一点,到今年7月份,沙钢已连续六个月盈利。“实际也是刚刚开始,只要后面没有大起大落,今年就算站住了。”他判断。
接近沈的人透露,沙钢虽在2005年就制定了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但没有具体时间表。沈也许更愿意看到在2010年或者2011年,形势企稳后登上排行榜。
“再过10年,沙钢要进入500强的前300名。”沈提高声音说,然后又放缓下来,“10年后沙钢出了问题是别人的责任,10年内出了问题,还是我的责任。”
今年,沈文荣63岁。